一、網絡名譽權的界定及其特征
“網絡名譽權”一詞的出處似乎已經難以考證,但是該稱謂的出現卻并非偶然。與“網絡侵權行為”、“網絡隱私權”一樣,“網絡名譽權”的稱謂也是順應了網絡時代發展而產生的概念。但這些稱謂能否作為法學概念在學界還存有爭議。有學者認為,“網絡侵權行為”這種稱謂是不科學的,因為互聯網是物而不是人,物不能實施加害行為,不能對他人造成侵權行為法意義上的損害,自然不能成為侵權的主體。①如果按照這樣的方式推斷也勢必會得出“網絡名譽權”這種稱謂是不科學的結論。
“網絡名譽權”和“網絡侵權行為”等一樣,都是網絡時代所催生的新詞匯。既然公眾對于這些新現象已經有了一個約定俗成的稱謂,那么將其作為法學概念使用也無可厚非。其實,此類稱謂方法在法學領域也早有先例可循。“計算機犯罪”就是典型例子,沒有人會認為這是一種由計算機實施的犯罪,故而當然不會有人覺得“網絡侵權行為”是網絡實施的侵權行為、“網絡名譽權”是網絡所享有的名譽權。從“法律概念應目的而生”理論②出發,“網絡名譽權”概念的產生也是“有所為”而來,即因應網絡環境而產生的名譽權保護問題。
現實社會中,人們互相交流思想、各自進行著評價,名譽權也被納入法律調整的范圍并且得到了應有的保障。網絡社會的特殊性僅在于它是以一種全新的技術手段連接各個主體的思想,使各主體在網絡社會中評價他人并且被他人所評價。由此,法律也應當提供一個有效機制以保障人們在網絡環境下的名譽權即“網絡名譽權”的享有和實現。網絡名譽權是指人們在網絡環境下依法享有的保有和維護名譽的權利。其實質上仍等同于傳統名譽權,只是由于人們保有和維護名譽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名譽權的主體、客體和內容在網絡環境下又呈現出了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名譽權作為基本的人格權之一,任何人都是其權利主體,但是只有參與到網絡社會的人才能真正成為網絡名譽權的權利主體。傳統名譽權的產生環境在一定意義上是由相識的人所形成的“熟人社會”,人們受制于熟人的監督和道德意識的約束、威懾于法律手段的制裁。網絡名譽權的產生環境卻是以自由性、開放性著稱的網絡社會,在“熟人社會”中起著重要作用的道德、法律手段在網絡社會中難免被忽視。匿名的網絡生活狀態與現實生活中真人生活狀態的分離,在現代社會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現象。因此,同一個民事主體在現實環境和網絡環境中很可能會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但是這種現實生活狀態與網絡生活狀態的分離并未超出民法理論中基于人格抽象性與現實生活多樣性而形成的人格分層化的制度特征。③概言之,網絡名譽權的主體具有人格分層的特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樣的智力成果可以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
2021-01-18濟寧汶上交通違章多久處理
2020-11-28出軌生子財產怎么處理
2021-03-03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證券監督管理條例具體有哪些
2020-12-15解除合同單位是否要支付補償金
2020-11-30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20農村承包荒山的價格是多少
2020-11-21河道灘涂地的權屬確認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