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名譽,是指公眾對特定公民或法人社會形象的客觀評價。名譽權是公民或法人享有的維護自己獲得公正的社會評價的權利,包括公民名譽權和法人名譽權兩種。侵犯名譽權的行為主要是侮辱、誹謗,表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口頭或一般書面形式,也可能是在視聽材料、報紙、電視、電影或者其他媒體上發布損害他人名譽權的信息,也有可能是通過其他方式,如用動作侮辱他人的身體,強迫他人自我侮罵等。總之,只要客觀上造成了他人名譽貶損的后果,都可以認定為侵犯名譽權的行為彭*林主編:《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頁。我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在司法實踐中,網絡被公認為是名譽侵權的多發區。同其他侵犯名譽權的方式相比較,通過網絡侵犯名譽權的行為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侵權言論的散播更具有廣泛性。這是由互聯網的性質決定的。通常情況下,上載到互聯網上的信息在幾秒鐘之內就能傳遍世界每一個角落。一個人的侵權言論通過網絡可以輕易地傳到其他地區甚至是其他國家,與其他侵權方式相比網絡侵權的可控性很小。
第二,侵權言論的危害后果更加難以估計。比起傳統媒體,網絡傳播的廣泛性和快速性使侵權言論的傳播范圍更大,對于受害人來講,所受到的傷害也就越大。雖然我國互聯網的發展只有幾年的時間,但是非常迅速,隨著網絡的進一步普及,網絡名譽侵權的危害性在影響面上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網絡名譽侵權的責任者更加難以界定。責任者除了侵權言論的發布者,也可能還有網站的經營者,網站經營者是否承擔責任,承擔什么樣的責任,一直是有爭議的。世界各國法律界都在積極立法,尋求完善的解決方式。
在網絡世界中,用戶不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制作者,用戶常常以個人電腦為屏障,隱匿自己的真實身份進入網絡,對言行的自律程度大大降低。同時由于網絡上的信息量巨大,使得網站經營者由于技術手段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對自己網站上的內容進行有效控制。在這樣的前提下,網絡名譽侵權就變得更加容易。從總體上講,當前網絡名譽侵權的方式主要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補償流程
2021-01-26工傷賠償計算表
2020-11-18常年法律顧問辦案是否另收代理費
2021-03-12制作并銷售盜版光碟侵犯的著作權嗎
2021-01-10域名糾紛主要有哪些類型
2020-11-13不發工資找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5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監護人
2021-02-05居間人的法律責任
2021-03-03男子只辦婚禮沒登記,婚姻是否有效
2020-12-25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單方面離職扣錢合法嗎
2020-11-13勞動者不承認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10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調崗通知范文
2020-12-15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承包合同與租賃合同的區別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