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侵犯人身權民事行為,受害人可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提起精神損害賠償。但對于以侵犯人格權為客體的犯罪行為,如殺人、傷害、強奸犯罪等刑事案件,這些行為在民法上又屬于損害人格權的侵權行為。根據現在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犯罪行為對被害人同時造成物質損失和精神損失的,被害人能否另行提起民事訴訟,向被告人主張物質損失賠償及精神損害賠償或單獨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筆者主張,對人身傷害犯罪的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應當給予支持,確定對侵犯人格權為客體的犯罪行為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將是我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進一步完善。200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是對《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的立法補充。這個司法解釋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對人格權以及身份權進行司法保護方面的重大突破,其中明確因人身權遭受到非法侵害時,受害人可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突破了《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只規定“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四種權利才能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為此,單純的侵犯人身權民事行為,受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有了法律依據。但對于以侵犯人格權為客體的犯罪行為,如殺人、傷害、強奸犯罪等刑事案件,這些行為在民法上又屬于損害人格權的侵權行為。根據現在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受害人不能在附帶民事訴訟中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第一,從法律依據看,刑訴法第七十七條規定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為物質損失,在刑訴法司法解釋第八十四條進一步明確僅限于直接物質損失,應該說法律十分明確地規定附帶民事賠償范圍不包括精神損失。第二,從理論上分析,對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首先是刑事審判,依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因而附帶民事訴訟不完全等同于一般單純的民事訴訟,它在程序上是以刑事訴訟為主,在實體上以被告人承擔刑事責任為前提,民事賠償不能減輕或免除被告人的刑事責任。那么,被告人犯罪后,既要受到與之相適應的刑罰處罰,還要賠償被害人物質損失。第三,精神損害的范圍十分廣泛,自然人犯罪中幾乎案案有精神損害,而且精神損害的程度也難以準確測定。因此從刑事訴訟效率角度上考慮,精神損害未列入附帶民事訴訟是可以理解的①。但犯罪行為對被害人同時造成物質損失和精神損失的,被害人能否另行提起民事訴訟,向被告人主張物質損失賠償及精神損害賠償或單獨提起精神損害賠償?如前所述,我們會不約而同回答是肯定的。然而,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7月15日發布法釋[2002]17號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失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該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該批復再一次封殺的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損害賠償的訴權。支持觀點認為:這種情況雖然從形式上看是民事訴訟,但其本質仍然是刑事案件派生而來的賠償問題,它與民事侵權行為引起的單純民事賠償問題有著質的不同。單純民事案件的被告只承擔民事責任。如前所述,刑事被告人除了承擔賠償被害人損失的責任外,還必須承擔刑事責任——被剝奪自由甚至生命,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如此,在刑事部分與民事賠償部分分開審理的情況下仍舊如此。在對刑事被告人判處刑罰之后,還要讓其承擔與民事訴訟完全一樣的賠償責任,顯然有失公允。因此即便被害人或其近親屬單獨提起民事訴訟。只能支持其物質損失而不支持精神損害賠償。對于以侵犯人格權為客體的犯罪行為,如殺人、傷害、強奸犯罪等刑事案件,這些行為本身首先是一種嚴重的民事侵權行為,所造成精神損害理應得到賠償。其次,法律既然肯定侵害人身權行為造成的精神損害予以物質賠償,又否認人身傷害的精神損害賠償,是立法上的自相矛盾。因此如確定對侵犯人格權為客體的犯罪行為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將是我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流程是怎樣的呢
2020-12-10股份有限公司設立需要多少人
2021-03-24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離婚損害賠償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2021-02-10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訂立合同時合同內容違反法律法規怎么處理
2020-12-21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教師公寓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09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最新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2021-03-19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