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省市法院相繼提出了精神損害賠償的有關規定,為精神損害賠償提供了可操作性意見,但仍然存在范圍不一,數額不等的情況,作者認為,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的有關規定較為合理。即精神損害賠償的案件僅限于對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生命健康權等五項權利造成侵害二引發的案件;行使精神損害賠償請求的只能是受害人本人,只有當侵權行為致人死亡時,才可由其直系親屬行使;考慮到上海市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一般不超過人民幣5萬元。現作者就人身傷亡(侵害生命健康權)的精神損害賠償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人身傷亡精神損害賠償的原則
針對上述情況,在人身傷亡精神損害賠償中,必須貫徹從嚴原則。其理由為:第一,嚴格把握人身傷亡造成精神損害的事實。精神損害是一種肉體上和心理上的非正常狀態,具有無形性和抽象性的特點。人身傷亡是基于非法侵犯公民的生命權、健康權和身體權所造成的后果,其導致精神損害的原因(即人身傷亡)特定而又真實,人身傷亡與精神損害的關系明確而易于理解。人身傷亡精神損害的事實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傷殘者健康相關生命質量下降,在生理、功能、心理、社會和精神五個方面喪失或部分喪失對生活的享受,包括受害人現實生活環境和未來生活幸福。②傷殘者相對壽命縮短。是指人體主要生命器官殘缺或功能障礙,以及嚴重傷殘者,其壽命相對同齡正常群體縮短,其未來生命權間接受到侵害。③受害人親屬喪親之痛。因受害人死亡而致其親人精神痛苦。④受害人遭受持續性疼痛和折磨,該疼痛和折磨事實上可以解除。如手術致手術用器械遺留體內一年以上。⑤受害人因非顱腦損傷而出現的永久性精神障礙。顱腦損傷所致器質性精神障礙,一般均參照標準評定傷殘程度,并給予相應賠償,因此不能重復考慮。第二,人身傷亡精神損害賠償必須適合我國國情。①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發達國家較低,個人收入主要是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盲目追求高額精神損害賠償,必然在大部分案件中難以實施和執行,既顯失公平,又因執法不一,而淡化了法律的嚴肅性。②從目前人身傷亡的賠償來看,存在基本賠償項目賠償過低的情況,許多該賠的費用,而代以補償,如傷殘者生活補助費,有些地方按當地最低生活費計算;另外,在重大刑事案件中,基本賠償項目形同虛設,片面考慮精神損害賠償必然給我國現行賠償制度帶來混亂。第三,人身傷亡精神損害賠償必須嚴格量化。由于沒有量化的標準,致使受害人一方漫天要價;另一方面,法官自由裁量權過大,個別精神損害賠償的判決追求標新立意,對精神損害賠償的混亂局面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尤在醫療損害賠償案件中表現突出。由此,對精神損害賠償進行量化已迫在眉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造謠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15法律對三維商標、立體圖標如何規定
2021-01-01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無保險可拍司法處置車嗎
2021-03-01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車輛全責方沒保險如何賠償
2021-03-08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誰可以申請土地出讓
2020-11-16土地轉讓違法嗎
2021-02-12養殖場拆遷補償款如何發放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