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中國最高立法機關通過的侵權責任法,填補了中國人的很多“權利空白”。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7年,中國法院受理權屬、侵權糾紛一審案件98萬余件,2008年達到103萬余件,而2009年,“三聚氰胺索賠”“上海倒樓事件”“張海超開胸驗肺”等侵權糾紛也成為公民維權熱點……
“近年熱點侵權案件中,每一個權利人都在通過不同的途徑,尋求不同的方法,積極維護自己的權利。”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立新認為,與權利保護請求相對應的,是維權結果不盡人意。這與現有法律中有關侵權責任的規定較為分散、司法機關在法律適用上不一致有所關聯。
對于出臺一部專門維護自身權利的法律,中國人的期待和厚望無處不在——
12月5日,歷時一個月的侵權責任法草案(第三次審議稿)公開征求意見結束。中國人大網顯示,截至12月4日下午5時,全國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已征求到社會各界對該草案的意見2655件。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歷時7年4次審議后,人們終于盼來了這部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的法律。侵權責任法不僅涉及產品缺陷、交通事故、醫療損害、環境污染、網絡侵權、動物致人損害等內容,還明確了產品召回制度、規定了精神損害賠償,并強化了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侵權責任法的出臺,使中國法律第一次明確規定了精神損害賠償。
“此前的法律當中規定了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但是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如何計算,包含的內容是什么,法律當中并沒有具體的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王勝明表示,侵權責任法第一次明確了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包含精神損害賠償金的金額、計算辦法等。
不僅如此,該法還確立了同命同價賠償原則,也體現了權利平等。長期以來,在中國不少地方,計算死亡賠償金往往因為死者城鄉身份、收入高低、地區差異和其他因素的不同而相差數倍,不時引發“同命不同價”的爭論。侵權責任法規定在處理重大交通故事、礦山事故時可以不考慮個人差異,采用“一攬子”賠償方案,以同一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
在西昌學院法學副教授王明雯看來,侵權責任法對個人隱私權加以保護,成為中國立法上一大進步。
“對網絡侵權進行規制,可以說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也體現了立法的進步。”這位全國人大代表說,“人肉搜索”等現象已經讓我們感到,網絡領域對于民事合法權益的保護已經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成為中國私權保護制度領域的一個熱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改制引發的糾紛
2021-03-24深圳市工傷賠償標準
2021-03-18非金融機構企業間借貸的合法化操作方法有哪些
2021-03-25不安抗辯權什么時候行使
2021-01-16贈與人可以自由撤銷贈與嗎
2020-12-11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申請強制執行費用多少
2021-03-25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的幾點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