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傷害中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及思考
筆者主張精神損害以金錢來進行賠償的。主要理由如下:(1)精神利益的轉化性;(2)對受害人的撫慰性;(3)對侵權行為的制裁性;(4)精神利益的可評價性。
在賠償數額的確定上,《解釋》第10條就規定了確定因素。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主要因素:首先,加害人主觀上具有過錯,是故意還是過失,過錯程度是否嚴重。其次,加害人的侵害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和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是法官在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時需結合起來考慮的因素。最后,加害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也是均衡精神損害與賠償數額時應考慮的因素。但是我國的立法還不甚完善,司法解釋(法釋[2001]7號)也未能詳盡地明確,在司法實踐中對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適用極其不統一。一些典型案件和事例生動說明了精神損害賠償金的適用現狀:當事人動輒提出數十萬、數百萬乃至上千萬元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但是法院最終的認定可能是數百元、數千元或數萬元。有的高級法院制定了數百元至數千元的賠償額指導標準;有的卻制定了下限為數萬元的賠償額指導標準。更有趣的是,在一個女大學生被超級市場非法搜身的案件中,一審法院判決賠償精神損失20萬元,而二審法院改判賠償精神損失1萬元。在同一城市兩審法院對同一案件作出如此差別的賠償判決,這就要求我們深入研究精神損害的賠償金問題。對于此,我認為要從以下幾點加以考慮確定賠償數額:
1.致害人認定標準。即從致害人的角度來確定精神損害賠償額。所要考慮的是致害人的侵權原因、主觀動機、過錯程度,侵權的具體情節包括侵權的手段、行為方式、侵權的場合和次數、持續時間,致害人的認識態度以及對恢復受害人的權益的態度,致害人的獲利情況,致害人的經濟狀況和承受能力等各種因素。
2.受害人認定標準。即從受害人的角度來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所要考慮的是受害人的身份、社會地位、知名度、性別、年齡、職業情況、家庭狀況、經濟能力等各種因素。
客觀認定標準。即從社會的角度來確定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所要考慮的是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等。
而在此點的使用上法官的自由裁量就具有了很重要的分量。自由裁量權是一種權力,是法官的職業所固有的能在多種合法選擇中自由地選擇其一的權力。自由裁量多體現在法律適用中,就像法律對法官說:“我已將法律規范的內容明確到這一點,從這一點開始,就是你法官的責任去確定法律規范的內容,我作為法律體系,已不能再告訴你應該選擇什么結論了。”自由裁量存在于法律準許的范圍內。由于精神損害的無形性及賠償數額量化的復雜性,增加了法官自由裁量的難度。所以增強和強化法官的自身素質非常有必要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域名侵權人不明確怎么立案
2021-01-28立約定金交付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10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房子會被執行嗎
2020-11-10復婚后再次離婚財產如何分
2020-11-22區別夫妻共同債務以及個人債務應該怎么舉證證明
2020-11-29放棄撫養權需要公證呢
2021-01-01政府部門可以做抵押權人嗎
2021-02-07以拍賣方式簽訂的合同可否撤銷
2021-01-28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保險合同中的附加險條款如何生效
2020-12-20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保險理賠的依據嗎
2020-11-29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資產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