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權責任法歸責原則有哪些
歸責原則是關于侵權責任“歸責”的基本規則,即行為人因為何種事由被要求承擔責任。
歸責原則構建了侵權類型,即過錯責任、過錯推定責任、嚴格責任類型。歸責原則對應著侵權責任的基本分類。三種歸責原則對應了各種侵權責任的具體類型,它們在構成要件、免責事由等方面都存在差異。過錯責任、過錯推定和嚴格責任對行為人所強加的責任是有區別的,就行為人來說,嚴格責任最重,過錯推定次之,過錯責任最輕。對受害人的保護也不相同,從受害人的角度考慮,在責任的選擇上應選擇對其最為有利的責任。
現代侵權法出現了一般條款和類型化相結合的模式,適應此種發展趨勢,我國《侵權責任法》采取了“一般條款+類型化”的模式。所謂一般條款,是指在成文法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成為一切侵權請求權之基礎的法律規范。所謂類型化,是指在一般條款之外就具體的侵權行為類型作出規定?!肚謾嘭熑畏ā返?條第1款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边@就在法律上確立了過錯責任的一般條款。
歸責原則確定了不同的責任構成要件。例如,過錯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三要件或者四要件,嚴格責任的構成要件不能按照一般的責任構成要件來確立。
歸責原則還確定了不同的減輕和免責事由。就一般侵權責任的免責事由而言,其需要符合侵權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如果不符合構成要件,就不構成侵權責任。如果具備了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如受害人的故意、第三人行為、不可抗力、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既可能表明行為沒有過錯,也可能表明沒有因果關系,所以,也可以認定為侵權責任不成立。因此,法律規定的上述免責事由,都可以成為一般侵權責任中的免責事由。但是,在特殊侵權責任中,需要具備特殊責任的構成要件和免責事由才能減輕或免除責任。
二、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是指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的侵權責任。過錯責任原則是指以過錯為歸責的依據,并以過錯作為確立責任和責任范圍的基礎的歸責原則。
以下是幾種典型的過錯責任形態。
1.網絡侵權,指發生在互聯網上的各種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具體包括兩項規則:一是通知規則或提示規則,即“通知——刪除”責任,指在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時,只有在受害人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以后,網絡服務提供者才有義務采取必要措施以避免損害的發生或擴大(《侵權責任法》第36條第2款);二是知道規則,指網絡服務提供者只有在知道網絡用戶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時,才有義務采取必要措施,以避免損害的發生或擴大(《侵權責任法》第36條第3款)。
2.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指行為人依據法律規定、合同約定或先前行為等負有對他人的注意義務,因未盡到注意義務而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7條第1款)。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場所”責任,指在賓館、商場、銀行、車站等公共場所,因場所的管理人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而發生致他人損害所承擔的責任。二是組織者責任,指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應當承擔的侵權責任。
3.限制行為能力人在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遭受損害的責任?!肚謾嘭熑畏ā返?8、39、40條三個條文具體規定了教育機構的責任。這些規定的主要特點在于:第一,沒有采用監護人的責任,不適用嚴格責任。第二,區分了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對前者實行過錯推定,而對后者采用過錯責任。第三,規定了因第三人造成學生損害的,由第三人負責;但如果教育機構沒有盡到管理責任,也應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4.醫療損害責任,又稱為醫療事故責任、醫療侵權責任。醫療事故責任所涵蓋的范圍較為狹窄,引起此種責任的醫療活動只能是醫療事故。依據《侵權責任法》第34條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給患者造成損害的,應由用人單位即醫療機構承擔責任。在一般情況下,醫務人員的過錯都屬于醫療機構的過錯。
三、過錯推定
過錯推定,也稱過失推定,指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依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具有過錯,如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過錯推定是根據法定的基礎事實,推定侵權人有過錯。過錯推定采取舉證責任倒置的證明方式,如果行為人未能有效證明其沒有過錯,則人民法院最終得以認定其具有過錯,并據此確立侵權責任。
過錯推定的典型形式是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因此,機動車一方只有在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情況下,才能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也就是說,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后,首先推定機動車一方有過錯,只要機動車一方不能證明其沒有過錯,則其需要承擔全部責任。
四、嚴格責任(無過錯責任)
嚴格責任,是指行為人的行為造成他人的損害,不論該行為人是否具有過錯,如不存在法定的免責事由,都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嚴格責任歸責的基礎在于風險活動,行為人的免責事由受到嚴格限制。
1.產品責任,指產品生產者、銷售者因產品具有缺陷對他人生命、身體、健康或財產造成損害依法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第一,擴大了損害的概念,從比較法上看,各國大多認為產品損害主要是指缺陷產品以外的損害。我國《侵權責任法》第41條將損害擴大到缺陷產品自身的損害。第二,規定了召回制度,增加了召回義務。這實際上是在食品安全法的基礎上,將召回制度擴大適用,有利于保護消費者權益,防患于未然。第三,采用了多種責任形式。除規定損害賠償外,還規定了排除妨害、消除危險等責任形式。第四,規定了懲罰性賠償。我國侵權責任法在借鑒美國法經驗的基礎上,同時總結了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經驗,在該法第47條規定了懲罰性賠償。
2.環境污染侵權,指因環境污染而發生的侵權責任。一是確立環境污染責任的嚴格責任原則。我國《民法通則》沒有對環境污染侵權歸責原則作出明確規定,司法實踐中做法也不統一。而《侵權責任法》第65條規定確立了嚴格責任原則,使得符合排污標準排污導致損害的受害人仍然可以獲得救濟。二是確立了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則。在總結立法和司法經驗的基礎上,為了減輕受害人的舉證負擔,強化對受害人的救濟,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三是確立了數個污染者致人損害的按份責任。
3.高度危險責任,指因高度危險作業或高度危險物導致他人損害而應當承擔的侵權責任。高度危險責任的歸責基礎是危險?!肚謾嘭熑畏ā返?3條規定:“從事高空、高壓、地下挖掘活動或者使用高速軌道運輸工具造成他人損害的,經營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擔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失的,可以減輕經營者的責任?!币皇桥c《民法通則》第123條相比較,該條對高速運輸工具,改為“高速軌道運輸工具”,其主要指鐵路、地鐵、輕軌。二是增加了“地下挖掘活動”,這是考慮到地下施工事故頻發等,如地鐵的建造導致事故的發生。三是規定了減輕責任的事由。完全適用比較過失,即使一般過失也可以導致減輕責任,這是高度危險責任中的例外。這主要是考慮到我國鐵路等經營的特殊性,需要適當減輕其責任。
4.動物致人損害,指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人身或財產損害而應由動物的飼養人、管理人等承擔侵權責任。
五、侵權責任形態
侵權責任形態是指確定侵權責任在侵權法律關系當事人之間進行分配的形式。由于承擔侵權責任主體的復雜性,責任形態既有單獨責任,又有多數人責任。在多數人責任中,又包括連帶責任、不真正連帶責任、補充責任、按份責任等。
(一)連帶責任
所謂數人侵權中的連帶責任,是指數個侵權人實施了共同侵權行為、共同危險行為、以聚合的因果關系表現的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行為人,依法應當向被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共同侵權行為而產生的連帶責任是法定責任,不因加害人內部的約定而改變。加害人之間基于共同協議免除某個或某些行為人的責任,對受害人不產生效力,也不影響連帶責任的適用。
我國侵權法在數人侵權行為的規則上非常有中國特色。
首先,《侵權責任法》從“共同”這兩個字上區分了共同侵權行為和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第8條的“共同”應當理解為主觀的共同聯系。
其次,關于共同危險行為?!肚謾嘭熑畏ā返?0條規定是指數人實施的危險行為都有造成對他人的損害的可能,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但不知數人中何人造成實際的損害。我國《侵權責任法》修改了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在抗辯事由方面,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為抗辯事由。
第三,我們吸取了歐洲私法一體化進程中取得的最新經驗,第11條規定了累積的因果關系(也有學者譯為并存原因、原因力競合等)。這就在法律上規定了以累積因果關系表現的無意思聯絡數人侵權,它是指數個行為人分別實施致害行為,各個行為均足以導致損害結果的發生。
(二)按份責任
按份責任,是指數個責任人各自按照一定的份額對債權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在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的情況下,行為人對外也可能承擔按份責任?!肚謾嘭熑畏ā返?2條規定了部分的因果關系,又稱共同的因果關系,指數人實施分別侵害他人的行為,主觀上并無意思聯絡,由加害人分別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三)補充責任
補充責任,是指在不能夠確定實際加害人或加害人不能夠承擔全部責任的情況下,由補充責任人在一定范圍內對受害人直接承擔賠償責任的責任形態。補充責任的主要特點在于:第一,補充責任具有次位性。在補充責任的情況下,行為主體和責任主體發生了分離,行為人承擔責任的同時,還可能使行為人之外的人承擔責任,責任主體不一定是直接的行為人。補充責任是一種第二順序的責任。第二,補充責任具有從屬性。第三,補充責任大多是一種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
(四)相應的責任
所謂相應的責任,是指根據補充責任人的過錯程度和原因力大小承擔的責任。我國《侵權責任法》在多個條款中,規定了“相應”的責任。第一,相應責任一般是對外責任,即對受害人承擔的責任。第二,相應的責任也可能是對外應負的責任份額。第三,相應的責任常常是對補充責任的限定。
相應的補充責任,首先應當確定相應的份額,如果需補充范圍超過相應份額的,以相應份額為準;其次,如果需要補充范圍小于相應份額的,以實際需要補充的份額為準;再次,需要確定在補充責任的范圍內,應當承擔多大的相應責任。
(五)補償責任
所謂補償責任,通常是指在侵權人沒有過錯的情況下,基于公平依法由其向受害人承擔的適當的補償責任。所謂公平責任,就是指在法律規定的情形下,根據當事人雙方的財產狀況等因素,由雙方公平合理地分擔損失。補償責任主要特點在于:第一,補償責任主要是一種公平責任。第二,補償責任的責任范圍是有限制的。第三,補償責任主要由法官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六)不真正連帶責任
不真正連帶責任,是指數個責任人基于不同的原因而依法對同一被侵權人承擔全部的賠償責任,某一責任人在承擔責任之后,有權向終局責任人要求全部追償。我國《侵權責任法》在第43條“關于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之間的連帶責任”、第59條“關于醫療領域產品責任的連帶責任”、第68條“關于因第三人過錯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責任”、第83條“關于第三人過錯造成動物致害的責任”等四個條文中規定了不真正連帶責任。
六、責任承擔方式
侵權責任承擔方式是指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的具體方法。我國《侵權責任法》第15條一共列舉了8種責任形式,但還沒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和懲罰性賠償兩種責任承擔方式。此處主要探討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損害賠償。
(一)死亡賠償金
我國法律規定了在侵害生命權的情況下應當賠償死亡賠償金。嚴格地說,侵害生命的賠償并非賠償生命的價格,而是賠償因侵害生命權所引發的財產損害和精神損害。《侵權責任法》第17條確立了同一案件適用同一賠償標準的原則。具體來說包括如下內容:
第一,必須適用于同一案件,即同一侵權行為而導致的損害結果。同一侵權行為可以是因過錯而實施的侵權行為,也可以是沒有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責任的侵權行為。從實踐來看,同一案件主要是指適用嚴格責任的案件,如機動車事故責任案件、產品責任案件、工作物致害責任案件等。
第二,必須是因同一侵權行為造成多人死亡。例如,在同一交通事故中導致多人死亡,或者因同一礦難而導致多人死亡。在通常情況下,同一侵權行為導致多人死亡,引發眾多受害人的損害。正是因為人數眾多,采用同一標準賠償,既減輕了受害人的舉證負擔,又避免受害人之間相互攀比,而且,有利于提高訴訟效率。
第三,可以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此處所說的“可以”并不是必須或應當,因為雖然這種方式有其優點,但實際情況中案情復雜,如果一概堅持同一標準,也可能帶來新的問題。
(二)精神損害賠償
精神損害賠償,是指自然人因人身權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導致嚴重精神痛苦,受害人因此可以就其精神痛苦要求金錢上的賠償,以對受害人予以撫慰并制裁不法行為人。《侵權責任法》第22條對此作了規定。與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相比有兩個變化:一是將精神損害賠償僅限于侵害人身權益,而不包括侵害財產權益;二是進一步限制了責任構成要件,要求造成嚴重精神損害后果才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所謂嚴重后果,是指超出常人可以承受的痛苦程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31省份最低工資調整具體標準
2020-12-21上課期間老師訓學生出去跳樓身亡學校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7申請文件有缺陷會影響受理嗎
2021-01-29把車抵押給個人借款有利息嗎
2020-12-22蓄意造假做偽證如何處罰
2021-01-24交通違法打單要人證合一
2021-01-30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買賣合同中關于擔保合同只主要規定有哪些
2020-11-23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