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除妨害構成要件
1、存在妨礙他人民事權益的狀態
排除妨礙的主要構成要件是存在妨礙他人行使民事權利或者享有民事權益的狀態。與停止侵害的主要構成要件不同之處在于:一為動態,一為靜態。
妨礙狀態多為行為造成的,例如,堆放物品影響通行;違章建筑物妨礙相鄰一方通風、采光;在他人建筑物上設置廣告;將有害液體泄露在他人使用的土地上等。妨礙狀態也有自然原因形成的,例如樹根蔓延至相鄰一方的土地。
2、妨礙狀態具有不正當性
妨礙狀態具有不正當性是指沒有法律根據,沒有合同約定,缺乏合理性。有些妨礙同時造成他人財產的損失,例如,在施工過程中,塔吊因超負載掉下,破壞了他人的房屋,并阻塞了通道(排除妨礙是獨立的責任方式,不直接涉及因妨礙同時造成的賠償損失責任);有些妨礙是給他人造成不便。認定妨礙狀態主要是看妨礙是否超過了合理的限度,輕微的妨礙是社會生活中難免的,不承擔排除妨礙責任。妨礙狀態是否超過了合理的限度,應當結合當時當地人們一般的觀念判斷。
二、相關法律規定
《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五條規定:“占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占有的行為,占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占有人有權請求損害賠償”。該條明確賦予了占有人的財產返還請求權、排除妨害請求權和消除危險請求權,對解決審判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大有裨益。
物權法第二百四十四條規定“占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滅失,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請求賠償的,占有人應當將因毀損、滅失取得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返還給權利人”,該條雖然調整的是所有權人和占有人之間的財產關系,但從該條“返還給權利人”的規定中可以推斷出這樣的結論——若占有人不享有占有的財產被損害的賠償請求權,是不可能占有賠償金的,也就不存在將賠償金返還給所有權人。因此,對占有的財產被他人損害,占有人是享有要求加害人予以賠償的訴權的。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排除妨害構成要件以及相關法律規定,供大家參考。排除妨害是物權保護的重要方法,它主要針對妨害物權行駛的行為或者事實狀態而采取的一種措施。我們網站也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您有需要,如果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當承諾的法律規定
2021-02-22國家監察委是行政監督嗎
2020-11-24征地拆遷程序究竟是什么
2021-03-25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
2021-03-02警察在實習期的能不能給處分
2021-02-19婚姻效力具有溯及力嗎
2021-01-20攝影公司用動漫圖片侵權嗎
2020-12-31可能導致專利新穎性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2020交通事故后進行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2-07新娘婚禮悔婚彩禮怎么辦
2020-12-30已婚男所立將財產贈與同居女友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0-12-25喪失勞動能力的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7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8技術開發合同要約定有效期限嗎
2020-12-31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