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除妨害
是公民生活中一條重要的權利,受法律保護。妨害是指以非法的、不正當的行為,或者以無權施加的設施對權利人的物或物權造成侵害或妨礙,現實地阻礙了特定物的權利人行使權利。
排除妨害請求的目的是消除對物權的障礙或侵害,使物權恢復圓滿狀態。危險是指相對人對已知物將來必然造成妨害或損害的行為或者設施狀態。危險是可以合理預見而不是主觀臆測的。
排除妨害構成要件:
1、存在妨礙他人民事權益的狀態
排除妨礙的主要構成要件是存在妨礙他人行使民事權利或者享有民事權益的狀態。與停止侵害的主要構成要件不同之處在于:一為動態,一為靜態。
妨礙狀態多為行為造成的,例如,堆放物品影響通行;違章建筑物妨礙相鄰一方通風、采光;在他人建筑物上設置廣告;將有害液體泄露在他人使用的土地上等。妨礙狀態也有自然原因形成的,例如樹*蔓延至相鄰一方的土地。
2、妨礙狀態具有不正當性
妨礙狀態具有不正當性是指沒有法律根據,沒有合同約定,缺乏合理性。有些妨礙同時造成他人財產的損失,例如,在施工過程中,塔吊因超負載掉下,破壞了他人的房屋,并阻塞了通道(排除妨礙是獨立的責任方式,不直接涉及因妨礙同時造成的賠償損失責任);有些妨礙是給他人造成不便。認定妨礙狀態主要是看妨礙是否超過了合理的限度,輕微的妨礙是社會生活中難免的,不承擔排除妨礙責任。妨礙狀態是否超過了合理的限度,應當結合當時當地人們一般的觀念判斷。
二、排除妨害損失賠償的訴訟時效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章訴訟時效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條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第一百四十條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第一百四十一條法律對訴訟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
以上就是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需要關于這方面的幫助,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包方違約轉包怎么處理
2021-02-05法律顧問聘用流程有哪些
2021-02-15著作權商標權同時主張怎么判
2020-12-16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人身保險可以適用代位追償嗎
2021-02-18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保險受益權的適用范圍
2021-03-26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怎么分割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