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添附
添附作為?取得所有權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一種基本的民事制度。添附制度是大陸法系國家物權法中所規定的取得財產權的重要的方法和制度。
所謂添附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結合在一起而形成不可分離的物或具有新物性質的物,如果要恢復原狀在事實上不可能或者在經濟上不合理,在此情況下,確認該新財產的歸屬問題。
添附制度是各國物權法中的一項確認產權的重要規則,也是物權變動的一種重要規則。添附制度不能為侵權請求權、物權請求權和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制度所替代,確認添附制度并完善添附規則,應當是我國《物權法》制訂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未經房東同意裝修是屬于添附還是侵權
原告戴某與被告顧某為紡織廠同事,在紡織廠工作期間各自通過優惠購得紡織廠河東宿舍2號樓510室、110室。2000年原、被告雙方把房屋交換使用,原告入住于110室內至今,被告則將510室以自己名義租賃給他人。原告入住110室后即對房屋進行了部分裝修?,F原告起訴要求被告給付裝修費用。審理過程中,經鑒定,裝修費為5020元。被告顧某辯稱:原告裝修未征求被告同意,原告的請求缺乏依據,應駁回其請求。
審判:
法院審理認為:原告在被告享有所有權的房屋內為了更舒適的生活對房屋進行裝修,應認定為添附。雖然,原告的添附未征得被告同意,但原告不具有過錯(并沒損害原物)更沒有惡意,從物盡其用的效益原則出發,使添附物(本案即為裝潢)繼續維持下去也有利于維護其經濟價值、充分發揮物的效用。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意見(試行)第八十六條之規定判令被告顧某給付原告戴某裝潢價款5020元。
評析:
本案在審理中形成二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應適用侵權制度,因為原告是在未征得被告的同意下對被告所有的房屋進行裝潢,原告的行為對被告房屋所有權造成了侵害,故被告可以主張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并可以要求原告拆除其裝潢材料,恢復原狀。第二種意見認為裝潢行為屬于添附,應適用添附規則,裝潢物歸被告所有,被告給付原告對價。
所謂添附,指附合、混合和加工三者的統稱,是不同所有人的物結合在一起而形成不可分離的物或具有新物性質的物。添附與侵權都是民法的組成部分,都具有保護財產權的作用。添附屬于物權法的組成部分,作為確認權利的重要規則,是保護財產權的前提。侵權是制裁侵權行為并對受害人予以補救的制度,它是通過損害賠償的方法來保護權利的。二者具有不同的功能與價值,更為重要的是依據不同的規則處理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添附主要在于確權,而侵權主要則重于損害賠償。
本案中原告對被告所有的房屋進行裝潢,構成添附,但由于未經被告同意而構成對被告房屋的侵權,所以本案侵權行為與添附情形并存。筆者主張適用添附規則即同意第二種意見即由被告取得添附物而由被告給付原告裝潢對價。理由:
(一)本案中原告裝潢主觀上為了更好的生活,并沒有要使被告房屋受損的惡意,客觀上房屋也因原告的裝潢更美觀、價值增加。所以原告主觀沒有惡意客觀上也沒有使被告房屋減損,如果拆除被告也無任何利益,因此使該添附物繼續維持,由被告取得添附的所有權,同時給付原告對價,也體現了公平價值。
(二)本案中適用添附有利于體現物盡其用的效益原則。本案中如果從侵權角度考慮,原告勢必將己經結合在被告房屋上的裝修材料硬性地進行拆除,恢復房屋的原狀,這在客觀上存在嚴重困難,也必將損壞己有裝修材料的使用價值,造成嚴重浪費,明顯不符合效率原則,因此使該添附物繼續維持,也有利于維護經濟價值,避免財產的損失浪費。
(三)本案是動產附合于不動產即原告的裝潢材料附合于被告房屋,由不動產所有權人即被告取得添附物的所有權,亦符合添附理論的通說規則。
(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6條規定:“非產權人在使用他人的財產上增添附屬物,財產所有人同意增添,并就財產返還時附屬物如何處理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沒有約定又協商不成,能夠拆除的,可以責令拆除;不能拆除的,也可以折價歸財產所有人;造成財產所有人損失的,應當負賠償責任?!痹摻忉寣嶋H上規定了如果對添附物無法拆除,可以適用添附規則,通過將財產折價歸財產所有人,而造成財產所有人損失的,應當由添附另一方負賠償責任。
結語:
現行物權法回避了這個問題,原來征求意見稿上曾經有這樣一條規定:“第一百二十二條?因加工、附合、混合而產生的物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規定;法律沒有規定的,按照充分發揮物的效用以及保護無過錯的當事人的原則確定。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或者確定物的歸屬給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給予賠償?!爆F在能適用的法律條文,只有民通意見第86條,但是該條沒有規定加工和混合的情況,只能依習慣和法理了。
添附制度是大陸法系國家物權法中所規定的取得財產權的重要的方法和制度,尤其是作為取得所有權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一種基本的民事制度。添附規則具有其獨特性,故不應當由司法解釋所創設,而且添附糾紛在實踐中大量存在,正因為如此,建議我國應在物權法中設立獨立的添附制度,完善添附規則亦應是我國物權法實施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添附的方式
添附主要有混合、附合、加工三種方式。
混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不同財產互相滲合,難以分開并形成新財產?;旌习l生在動產之間,它與附合的不同之處在于:附和(指動產的附和)的數個動產在形體上可以識別、分割,只是分離后要損害附合物的價值,出于社會利益考慮不許分割;而混合則是數個動產混合于一起,在事實上不能也不易區別。但二者的法律效果卻無區別規定的理由,故而各國民法大多規定混合準用附和的規定,如《德國民法典》第948條、《法國民法典》第573條、《日本民法典》第245條的規定。
附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財產緊密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新的財產,雖未達到混合程度但非經拆毀不能達到原來的狀態。
(1)動產與動產的附和??。這是指不同所有人的動產互相結合,非毀損不能分離或者分離的費用較大。從我國的司法實踐分析,動產與動產的附和應當由原所有人按照其動產的價值,共有合成物。如果可以區別主物或從物,或者一方動產的價值顯然高于他方的動產,則應當由主物或價值較高的物的原所有人取得合成物的所有權,并給對方以補償。
(2)動產與不動產的附和。這是指動產符合于不動產,成為不動產的組成部分。羅馬法中,這種附和主要是因建筑或者種植而產生。一般的原則是建筑物或者種植物歸土地所有人所有,至于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則視行為人是出于善意還是惡意而定。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動產與不動產的附和,由不動產所有人取得合成物的所有權,但應當給原動產所有人以補償。
(3)不動產與不動產的附和。民間常見的情形主要為:承租人、借用人在租借來的樓房平臺上加蓋一層樓房或者興建一間房屋等。對此,關于物權部分的司法政策是:如增建房屋與原不動產價值懸殊時,附和物的所有權歸原不動產所有人;如價值相當,應為雙方當事人共有附和物的所有權。
加工是指一方使用他人財產加工改造為具有更高價值的新的財產。對于加工物所有權的歸屬,《法國民法典》及《日本民法典》以加工物屬于材料所有人為原則,而在加工所增加的價值遠遠超過材料的價值時,才屬于加工人為例外(《法國民法典》第570條至第572條、《日本民法典》第246條)。而依《德國民法典》第950條規定,加工于他人動產者,以由加工人取得加工物所有權為原則,在加工的價值顯然少于材料的價值時,由材料所有人取得加工物所有權為例外。我國司法實踐的一般做法是,加工物的所有權原則上歸原物的所有人,并給加工人以補償。但是當加工增加的價值大于材料的價值時,加工物可以歸加工人所有,但應當給原物的所有人以補償。
根據上述的回答我們可以清楚知道,添附是屬于物權法規定的一種,因加工、附合、混合而產生的物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規定。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動遷款被家人拿了怎么辦
2021-01-28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還要承擔違約責任嗎?
2021-02-16事業編簽了5年能辭職嗎
2020-11-27交通事故私了不成只有人證能起訴嗎
2021-03-26服刑減刑通知家屬嗎
2021-03-01多子女家庭財產繼承怎么分配呢
2020-12-24治安案件人跑了怎么辦
2020-12-03按天計算報酬是否是勞動關系
2020-12-23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深圳補交社保勞動仲裁能補幾年
2021-02-04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出租車全責拒賠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08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