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糾紛是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的糾紛情況,常見的有不簽訂勞動合同,不繳納社保、不按時發工資、無正當理由被解雇等情況。那么,勞動者在發生相應情況下該采取什么措施維護自己的權益呢,尤其是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交社保怎么救濟呢?律霸小編在下文針對這個問題作出了詳細說明,希望能幫助到您。
一、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交社保怎么救濟
由于用人單位違法在先,當事人書面提出離職后可以立即走人,并要求單位支付你拖欠的工資、押金、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最多11個月)、經濟補償金、加班工資等;若用人單位不予以支付前述賠償金,當事人可以向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而自離職開始計算算,勞動仲裁時效為一年。
提出仲裁申請時需提交勞動仲裁申請書、身份證復印件、相關證據、工商注冊信息等資料,立案后,當事人需提交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比如有公司名稱的工裝、工作證或工作牌(最好蓋有公章)、工資卡、工資條、考勤記錄、社會保險繳納記錄、同事證言(離職在職的都可以)、錄音錄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證、社會保險繳費記錄、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有一個足以證明勞動關系)。
在前述基礎上,等待仲裁委員會開庭審理并領取裁決書,按照裁決書執行救濟。
二、勞動糾紛救濟的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知道,國家在立法時充分考慮了勞動者可能遇到的勞動糾紛情形,并針對相應情形作出了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若違反相應條例,當時可依據相應條例采取救濟措施,那么根據相關規定,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交社保怎么救濟這個問題也清晰明了,如果當事人在操作上有困難,也可以委托專業的律師協助救濟。
企業強制性解除勞動合同的救濟
預期違約的救濟有哪些
企業債務危機的法律救濟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如何為員工報醫藥費,需要哪些手續
2021-03-04離婚糾紛如何立案登記
2020-11-10撞了非停車位的車如何定責
2020-11-24交通事故超過多長時間視為放棄訴訟
2021-03-21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做企業技術顧問違法嗎
2021-02-27哪些人可以成為遺囑執行人
2020-11-22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