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要被判幾年
嚴重的校園暴力事件可能涉嫌故意傷害罪,最高可以判處死刑。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如果是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如實交待自己罪行的,屬于自首,依法可以從輕、減輕處罰。
《刑法》第六十七條【自首】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校園暴力主要有哪些情況
近年來,勒索錢物、恃強凌弱、打架斗毆等校園“暴力”現象時有發生,這已不是個別學校的個別現象,較突出的校園暴力有如下幾種:
1、勒索錢物;
勒索錢物的現象近年來較為常見。這類暴力活動常常是以團伙形式出現,有組織有計劃地針對他們早已了解好的目標。
2、聚眾斗毆;
一些學生由于受社會的不良現象和一些粗俗港臺影視片影響,崇拜那些“草莽英雄”、“黑社會老大”,還有一些同學大講“哥們義氣”,因此在學校拉幫結派,常因一些小事聚眾斗毆,這類暴力事件涉及人較多,造成的危害也較大。
3、隨意傷人;
部分中學生唯我獨尊,缺乏起碼的法律意識,在個人利益得不到滿足或個人的利益受到損傷時,甚至采取了惡性的手段,校園“暴力”事件雖然為數并不很多,并且大都發生得較隱蔽,但其反面影響是極大的。
校園暴力如何解決
1、學校應該在學校內做好預防措施,校園發生暴力事件的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加強對師生進行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強師生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2)嚴格門衛登記、管理制度,控制外來人員進入學校。
(2)加強對校內有精神病癥狀病人的監控;加強對精神病人的關心,勸其在家休養治療,經濟待遇上給與照顧幫助。
(4)對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當事人要逐一排模登記,耐心接待,盡力做好化解工作。
2、一旦發生學校暴力事件,一般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1)報警;可按緊急報警按鈕或打“110”報警電話。
(2)立即報告局安管科。先口頭、后書面。
(3)以最快的速度把傷員送往就近醫院搶救,并通知家屬。
(4)如發生劫持人質事件,學校派應變能力強、口才較好的老師與歹徒周旋,盡力規勸其中之犯罪;同時學校要全力保護好在現場或附近的學生,并迅速疏散之安全的地方。
(5)保護現場,配合警方調查處理。在警方的指導下維持秩序和善后處理
學生是校園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但同時也是防止校園暴力的主要力量。對學生來說,讓“暴力”遠離校園,應該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從而鏟除校園暴力滋生的土壤。
每個同學都要樹立正氣,這樣才會形成學校的正氣,這就要求我們同學要按中小學生守則要求自己,養成舉止文明、自尊自愛、尊重他人、團結互助的好品德和好習慣。
未成年人在學校受到傷害該怎么辦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須證明教育機構具有過錯,否則教育機構不承擔責任。
2、該人身損害是因教育機構內部的人員(老師、其他工作人員、在校學生)或者管理瑕疵造成的,教育機構直接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責任。
3、該人身損害因教育機構以外的第三人造成的,教育機構以外第三人承擔責任,學校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補充責任。
(1)舉證責任
學生傷害事故責任中教育機構對限制行為能力人承擔的是過錯責任,在舉證責任上,應該遵循“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如果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及監護人不能舉證證明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則教育機構不承擔責任。只要能夠證明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違反了這些職責,使得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就要承擔責任。
(2)教育機構責任承擔
教育機構的侵權責任是對人身損害的賠償責任。侵害他人的生命、身體和健康權,造成被侵權人死亡、傷殘等多種直接后果,同時也可能導致被侵權人近親屬的精神損害,造成被侵權人或其近親屬的財產損失。
(3)賠償的項目
a、死亡賠償金。主要有死亡賠償金和喪葬費賠償。
b、殘疾賠償金。主要包括:殘疾賠償被侵權人精神損害賠償、殘疾輔助用具補助費、醫療費和其他相關費用。
c、醫療費與康復費賠償。
d、護理費。
e、交通費。
f、營養費。
g、住院伙食補助費。
h、誤工費。
i、精神損害賠償。指對精神痛苦、肉體疼痛和其他嚴重精神反常等損害后果的賠償。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校園暴力被判幾年的問題,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律霸網小編同學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對于未成年的教育成長等一定要多加關心,不要形成溺愛,使得其承受能力非常的差,更多相關資訊,請大家致電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證券市值可以參與配售
2021-03-21公司增資跟股權轉讓能同時進行嗎
2021-03-21公司的注冊資本多意味著什么
2021-02-17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表見代理的法律規定主要有什么
2021-02-01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買房征信報告有效期多久
2021-01-01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放假多久算被迫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4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出門旅游因為暴雨致人受傷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爺爺給孫子投保 為何不能領取保險金
2021-01-18車輛是否可以重復投保?
2020-11-10房地產公司將預購房屋抵繳土地出讓金如何維權
2020-12-31拆遷還房時,公攤面積如何計算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