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污染環境罪主觀方面的表現是怎樣的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這種過失是指行為人對造成環境污染,致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嚴重后果的心理態度而言,行為人對這種事故及嚴重后果本應預見,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已預見到但輕信能夠避免。至于行為人對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這一行為本身有時則常常是為意為之,但這并不影響本罪的過失犯罪性質。
二、污染環境罪的主體有哪些
(一)政府責任型主體
政府責任型環境污染糾紛,其產生的根源是,政府在社會管理中存在失職或過失等不當行為,致使污染危害由間接轉化為直接,或導致污染滋生和蔓延。
(二)企業責任型主體
環境污染糾紛的直接責任人是企業。正因為企業排污行為的存在,才直接導致污染糾紛的產生。
(三)混合型責任主體
由于相關法律缺失或者政府濫用權利審批通過不合格的企業,也由于企業的生產等造成的環境責任。
在大概了解到環境污染責任的主體大體分類后,我們在遇到相關的情況而自己的財產遭受損失時我們該如何維護我們自己的權益呢,在遇到環境侵權的情況我們維護自己的權益的方式大概有兩種,分別是行政訴訟和到法院上訴,所以我們在遇到環境污染而遭受損失時應該要積極去維護自己的權益,讓自己的財產得到保障。
三、環境污染致害的民事責任
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侵權行為人有責任排除危害,排除危害所需的費用由其自身負擔。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侵權行為人還應當向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個人賠償損失,對此應注意兩點:
(1)因發生事故或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單位,必須立即采取措施處理,及時通報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居民,并向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接受調查處理。違反該義務所造成的損失或導致損失擴大的,受害人有權主張損害賠償。
(2)“直接受到損害”的用語旨在對侵權行為人的賠償責任予以合理的限制,但只要受害人的損失與污染環境的行為存在因果關系,受害人就應當是因環境污染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個人;判斷受害人是不是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個人,應當在案件審理中予以查明,而不應當在案件受理中的審查起訴環節加以判斷。在環境污染致害的損害賠償糾紛中,對于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處理;當事人對于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需要注意的是,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對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糾紛的處理在性質上屬于民事調解行為。環保部門對此作出的處理決定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如果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對環保部門所作的賠償處理決定不服,只能以侵權行為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出租合同解除的情況
2020-12-03一切單位和個人有哪些保護環境的義務
2020-12-17闡述涉外離婚程序審理的法律流程
2020-12-24離婚女方要孩子需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1工傷賠償標準2020年
2021-01-04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用人單位欠繳保險如何維權
2021-03-23無責任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1-02-19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保險合同權利轉讓書怎么寫
2020-11-11集資房轉讓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23耕地轉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3-21戶口已遷入婆家的外嫁女離異后,能享受婆家的拆遷補償嗎
2021-01-21棚戶區改造是指危房、舊房改造,拆遷補償有什么不一樣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