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環境罪的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最高法、最高檢新修訂的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釋,進一步細化重金屬污染環境的入罪標準,突出對自動監測數據造假行為的懲治,規定“重點排污單位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或者干擾自動監測設施,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應當認定為‘嚴重污染環境’”,即納入入罪的情形。最高法研究室主分析,這一新增規定,對于有效防范和依法懲治大氣污染犯罪這一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頑疾具有重要意義。
實踐中,一些單位和個人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以降低生產成本、牟取不法利益。行為人分工明確,相互配合,呈現出明顯的產業化跡象,甚至形成“一條龍”作業。對于此類犯罪,不僅要依法懲治直接污染環境的行為人,更要打源頭、追幕后,依法追究危險廢物提供者的刑事責任。明知他人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境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法律規定,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一百噸以上,或者造成生態環境特別嚴重損害的,應當認定為“后果特別嚴重”,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同時將“造成生態環境嚴重損害的”情形,作為環境監管失職罪的入罪標準。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分析,進一步嚴密刑事法網,加大對環境監管瀆職犯罪的打擊力度。
司法解釋結合當前環境污染犯罪的特點和司法實踐反映的問題,依照刑法、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用18個條文對相關犯罪定罪量刑標準的具體把握等問題作了全面、系統的規定。將“違法減少防治污染設施運行支出一百萬元以上”“違法所得三十萬元以上”增加規定為“嚴重污染環境”的情形。
司法解釋明確,阻撓環境監督檢查或者突發環境事件調查,尚不構成妨害公務等犯罪的;在醫院、學校、居民區等人口集中地區及其附近,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的;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突發環境事件處置期間或者被責令限期整改期間,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的,應當從重處罰。
在看了上面的內容之后,相信大家對于相關的問題已經有所了解,但是環境污染問題并不是一個小問題,因此在涉及到相關的案件的時候,大家往往不夠重視,這個時候應該尋求專業的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律霸網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我們專業保障您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訴行政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9一級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0銀行可以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嗎
2021-03-01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車輛與狗碰撞屬交通事故嗎
2020-12-03建筑工人意外身亡要不要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1公司宣布破產員工應該有哪些賠償
2021-01-22如何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的刑罰
2021-01-04強制傳喚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退婚彩禮應該怎么處理
2020-11-23侵權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1-01-12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的差別有哪些
2021-02-11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降薪降崗變更合同怎樣維權
2020-11-18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實習協議期是多久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