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2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
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修訂)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海洋環境監督管理
第三章海洋生態保護
第四章防治陸源污染物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第五章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第六章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第七章防治傾倒廢棄物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第八章防治船舶及有關作業活動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第九章法律責任
第十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防治污染損害,維護生態平衡,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水、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內從事航行、勘探、開發、生產、旅游、科學研究及其他活動,或者在沿海陸域內從事影響海洋環境活動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本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以外,造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污染的,也適用本法。
第三條國家建立并實施重點海域排污總量控制制度,確定主要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指標,并對主要污染源分配排放控制數量。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第四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海洋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的單位和個人,以及海洋環境監督管理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進行監督和檢舉。
第五條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作為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統一監督管理的部門,對全國海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指導、協調和監督,并負責全國防治陸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設項目對海洋污染損害的環境保護工作。
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組織海洋環境的調查、監測、監視、評價和科學研究,負責全國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和海洋傾倒廢棄物對海洋污染損害的環境保護工作。
國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所轄港區水域內非軍事船舶和港區水域外非漁業、非軍事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并負責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航行、停泊和作業的外國籍船舶造成的污染事故登輪檢查處理。船舶污染事故給漁業造成損害的,應當吸收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參與調查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賬追收具體流程有哪些
2020-12-22如何注冊品牌名
2020-12-24動產抵押生效要件如何規定
2021-03-17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及注意事項
2020-11-24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工傷贍養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繼承遺產需要繼承債務嗎
2020-11-11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保險公司財產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7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