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損失怎樣評估
一般情況下環境污染損失評估我們可以選擇通過司法鑒定或者專業的評估機構進行。
環境污染罪的認定
違反國家規定的行為
必須是違反國家規定的行為。違反國家規定,是指違反國家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條例以及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標準、規程等等。國家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主要有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我國參加的國際公約等。
排放、傾倒或者處置危險廢物的行為
必須有向環境中排放、傾倒或者處置危險廢物的行為。具體指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土地、水體、大氣,構成我們生活的環境。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山嶺、灘涂、河灘地及其他陸地。水體,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等地表水體以及地下水體,還包括內海、領海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一切其他海域。大氣,是指包圍地球的空氣層總體。處理危險廢物的方式主要有排放、傾倒、處置三種。排放,是指將危險廢物排人水體、大氣的行為,包括泵出、溢出、泄出、噴出和倒出等行為。傾倒,是指通過船舶、航空器、平臺或者其他運載工具,向土地、水體傾灑、堆積、放置危險廢物的行為。
處置,主要是指以焚燒、填埋等方式處理危險廢物的活動。放射性廢物、含傳染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都可以稱為危險廢物。廢物包括廢氣、廢渣、廢水、污水、廢棄物等多種形態的廢棄物。放射性的廢物指放射性核素含量超過國家規定限值的固體、液體和氣體廢棄物。含傳染病原體的廢物是指含有傳染病病菌的污水、糞便等廢棄物。有毒物質主要指對人體有毒害,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的固體、泥狀及液體廢物。其他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廢物。我國尚未頒布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實踐中主要參考《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所列的危險廢物名錄。
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
必須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是指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給環境造成巨大的惡劣影響,致使多人發生明顯中毒癥狀、輻射傷害或者可能導致傷殘后果,或者對環境造成較大危害,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企業環境污染賠償標準
在目前適用的法律中,涉及到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方面的法律規定有以下幾部:
1、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其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2、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其第四十一條規定:“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并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處理;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3、1984年5月1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1996年5月1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其第五十五條規定:“造成水污染危害的單位,有責任排除危害,并對直接受到損失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部門或者交通部門的航政機關處理;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4、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其第六十一條規定:“受到環境噪聲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5、2000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其第六十二條規定:“造成大氣污染危害的單位,有責任排除危害,并對直接遭受損失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6、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其第九十條規定:“造成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的責任者,應當排除危害,并賠償損失;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過失,造成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并承擔賠償責任。對破壞海洋生態、海洋水產資源、海洋保護區,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的,由依照本法規定行使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代表國家對責任者提出損害賠償要求。”
對于環境污染損失評估的結果不太滿意而要維權,自己無法解決的時候別擔心可以找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緩刑與死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3沒有實際借款的還款協議有效嗎
2020-11-19如何爭取小孩撫養權
2021-01-22勞動關系轉移通知書
2020-11-09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勞務合同要注意些什么
2021-02-20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汽車丟失保險公司理賠手續
2021-01-20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