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論文分析了中外環境影響評價法律制度的現狀。闡明了《美國國家環境政策法》首創的環境影響評價法律制度的要領,指出其精髓是強調政府行為特別是重大聯邦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及其評價和審查;認為健全環境影響評價的機制,特別是公眾參與機制、替代方案機制和部門協調機制,是保障環境影響評價效用的關鍵。論述了國外環境影響評價法律制度的主要發展趨勢。分析了改進我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律制度應該堅持的改革和發展方向,對制定《環境影響評價法》和進一步健全我國的環境影響評價法律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議。關鍵詞: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法律制度,環境資源法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環境有影響的人類活動進行預先評估,或者對擬議中的人類活動可能產生的環境后果進行分析,即對于擬議中可能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的活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或環境后果包括對各種環境因素或環境介質的影響、對動植物和人類健康的影響,有時還涉及對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影響。環境影響評價法律制度是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法定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是環境資源法調整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機制。環境影響評價成為各國環境法的一項基本法律制度,是環境法的科技化的一個突出表現,是當代決策方法的重大發展,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基礎之一,是綜合決策的根據和前提。健全環境影響評價法律制度對于環境影響評價活動的順利推廣和有效開展,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法律保障作用。一、環境影響評價法律制度的概況自1969年《美國國家環境政策法》規定實施環境影響評價法律制度以來,經歷了一個從單個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EIA)──規劃計劃層次──政策法律層次──戰略環境影響評價(SEA)的發展過程,目前世界大多數國家和有關國際組織已通過立法或國際條約采納和實施環境影響評價,評價對象和范圍已經涉及具體的建設項目以及立法、規劃計劃、重大經濟技術政策的制定和開發區的建設等宏觀活動。1.外國的環境影響評價法律制度到1996年初,有許多國家的環境法律對環境影響評價作了原則性的規定,除工業發達國家外,有70多個發展中國家和處于經濟轉型的國家通過環境立法采用了環境影響評價方法,有30多個國家制定了專門的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環境影響評價程序已得到廣泛應用,環境影響評價已構成環境與發展之間關系的重要紐帶。例如,瑞典《自然資源管理法》(1987年第12號法律)第5章對環境影響評價作了明確規定,要求“開發設施或措施的許可申請應當包括環境影響評價”(第5章第1條)、開發活動必須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第2條)、“環境影響評價應當做到對開發計劃的整體評價”(第3條)。根據瑞典環境法的規定,一切開發建設項目的行為人,均要申請許可,并在申請許可時,提交環境影響報告(自1991年起);政府部門在審查許可證時,不但要考慮到資源的利用,更重要的是資源與環境的保護;當一般的開發建設項目與敏感的生態環境保護或珍稀物種保護矛盾時,保護敏感的生態環境和珍稀物種處于優先地位。贊比亞的《環境保護和污染控制法》(1990年)規定,不僅建設項目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規劃和政策也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議會可以“確定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項目、項目類型、計劃和政策”。泰國的《國家環境質量法》(1992年)明確規定了環境影響評價的準備和審議程序,包括負責審議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機構,審議和批準的最后期限及申訴程序;還制定了專門的管理辦法,詳細規定哪些項目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并列出了政府批準的有資格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咨詢者。《加拿大環境保護法》(1988年)、日本《環境基本法》(1993年)、荷蘭的《環境保護法總則》都規定了環境影響評價法律制度。德國于1990年頒布的《環境影響評價法》,對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程序做了詳細規定,統一了過去各單行法中的有關規定;該法明確規定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是調查、描述、評估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以便政府決定是否許可該工程的進行。日本《環境影響評價法》(1997年6月)共有8章61條,對環境影響評價的適用范圍和對象,環境影響評價準備書制作前的程序(包括建設項目的確定、方法書的制作和環境影響評價的實施),環境影響評價準備書的制作、內容和提交,環境影響評價書的制作與修改,修改建設項目內容時的環境影響評價及其他程序,環境影響評價書的公布及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及其他程序的特例(包括城市規劃中規定的對象項目,港灣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及其他程序),以及細則等作了詳細的規定。韓國關于環境影響評價的法規主要有:《環境影響評價法》(1993年6月制定,1997年3月修改)、《環境影響評價法實施令》(總統令)、《環境影響評價法實施細則》和《關于環境影響評價書編制的規定》(韓國環境部告示1997年10月)、《關于檢討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規定》(韓國環境部告示)等。《關于環境影響評價書編制的規定》(韓國環境部告示1997年10月)第13條(有關編制環境影響評價書的統計)明確規定:“環境影響評價書的編制應根據科學的事實,符合客觀性、邏輯性原則,并應在編制過程中綜合運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應用科學等。”加拿大關于環境影響評價的法規包括:《環境影響評價法(CEAA)》(1992年3月通過,1995年修改),《綜合研究名錄條例》(1994年),《排除評價的名錄條例》(1994年),《境外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條例》(1996年)、《環境影響評價程序和要求中有關聯邦機構協調的條例》(1997年)、《納入環境影響評價的名錄條例》(1994年,1998年修改)等。尼日利亞制定的《環境影響評價》,規定了環境影響評價的原則、內容、程序和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清單。阿爾及利亞的《環境影響評價法》(1990年)、捷克共和國的《國家委員會環境影響評價法》(1992年)、匈牙利的《環境影響評價管理辦法》(1993年)、印度尼西亞的《環境影響評價管理辦法》(1993年)和《環境影響評價法》(1994年)、尼泊爾的《國家環境影響評價指南》(1993年)、納米比亞的《環境影響評價政策》(1994年)等專門的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均對環境影響評價作了具體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客體是什么
2020-11-202020嚴重醫療事故是什么意思,嚴重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16個人違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29人民法院副院長如何產生
2020-11-26兩人出于共同故意去打人會怎樣處罰
2020-11-24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發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