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的主體主要包括人民檢察院、社會公益團體、個人等等。無論自然人、社會組織、檢察機關還是行政機關作為原告參與公益訴訟,都存在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因此,建立一種互補的多元制主體模式將更符合現實所需。每一個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佳保護者,予公民公益訴訟起訴權是法律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公益訴訟主體介紹】
1、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其作為國家公訴機關,代表公共利益提起訴訟,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是其本身的職責所在。刑事訴訟中,檢察院代表國家對犯罪嫌疑人提起訴訟以追究其刑事責任,作為政府的代言人,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推動、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共利益。
2、社會公益團體:社會公益團體是指非政府的、不把利潤最大化當作首要目標,且以社會公益事業為主要追求目標的社會組織與團體。市民社會需要通過在公共領域進行公共溝通才可能達成,不是任何一個人有權力說我代表、我限定、我就是就能實現的,因此,公益訴訟更多的應是一種動員、溝通、教育的方式,通過這些方式來實現公共利益。
3、個人:或者稱個體,一般指一個人或是一個群體中的特定的主體。個人在什么樣的事件當中能夠聲稱自己代表公共利益,當然這種所謂的代表公共利益都是聲稱,都是自己認為的。
公益訴訟的分類
按照訴訟法的性質或者被訴對象不同劃分為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照提起訴訟的主體公益訴訟可以劃分為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其他社會團體和個人公益訴訟。
1、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介紹
公益訴訟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這是按照適用的訴訟法的性質或者被訴對象(客體)的不同劃分的;按照提起訴訟的主體公益訴訟可以劃分為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其他社會團體和個人提起的公益訴訟,前者稱為民事公訴或行政公訴,后者稱為一般公益訴訟。
2、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的區別:
(1)、兩者所維護的法律規范的性質不同,前者所要維護的是行政法律規范,后者所要維護的是民事法律規范;
(2)、兩者的被告不同,行政公益訴訟以行政機關或其他公權機關為被告,而民事公益訴訟則以民事主體(或私人)為被告。
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害罪法庭怎么判
2020-11-07關于交通事故骨折賠償
2021-02-02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該怎么辦過程是怎么做的?
2021-02-16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企業承包與租賃合同區別具體在哪些地方
2021-01-01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石家莊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2-27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工程質保單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5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機動車損失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1-01-05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