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府為了讓廣大人民深切體會到政府是為人民辦實事的政府,也為塑造一個良好的社會形象。堅持政府信息公開的政策,人民可以針對政府的工作內容對政府公開的信息進行查詢。同時,人民也可以就政府提供的信息進行監督,幫助政府公正公開的行政。那么,就有人問了我國濫用信息公開申請權的相關內容是?
一、論我國濫用信息公開申請權
任何權利都是相對的,都有其行使的限度。[20]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權也是如此。我們只有通過對申請權濫用行為的規制,才能有助于公共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將申請權引到正常的以信息為需求的軌道當中。
首先,現在不止一個地方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濫用申請權現象,不進行適當限制,不利于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對透明政府、責任政府和廉潔政府建設方面的法律功能之實現。如印度一法院判決所言,不加思考和不切實際地要求通過信息公開法公開各式各樣與推進透明政府、責任政府和廉潔政府無關的信息將起反作用。[21]單從個人申請量來看,各種疑似申請權濫用行為我國各地都有發生,其中以上海最為典型。從上海某區情況來看,跨度三年(2009年7月-2012年6月)共有5182件來自個人的申請。突出的是,共有11個來自市民的申請人成了“申請專業戶”,占了個人申請量的37.23%,高達1929件。其中有一位申請人的申請量最多,占了其中的30.2%。其他人的申請都在70件以上。[22]上海其他區也出現了類似情況。其中一區2014年全年共有704件來自個人的申請。申請量排前五位的申請人占了個人申請量的36.51%。其中一個申請人,2014年遞交了72件申請,占了個人申請量的10. 23%。排名第二三位的申請人實為父子倆,共遞交了119件申請,合計占了個人申請量的16. 90%。[23]這些來自個別申請人的大量申請導致行政機關疲于應付,各部門主動公開信息工作也因此受到影響。[24]這違背了我國突出以主動公開為核心的信息公開法的設計初衷。一些部門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量負擔過重,相應人力物力難以承載其重,其核心職能也因此受影響。有些機構由于每天都是面對那些老面孔,甚至開始懷疑政府信息公開的真正價值所在。[25]
其次,由于現有制度設計不能有效控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量和答復量,結果導致基于重復申請、非屬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等程序性不予公開理由的答復比率過高。以上海過去十年的統計數據為例,信息不存在、申請內容不明確、非本機關公開職責權限范圍、其它(包括非政府信息、非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重復申請、不符合三需要等)這四種答復理由占到了所有答復總量的39.23%。免予提供理由當中的信息不存在理由占到了所有不予公開答復總數的30.23%,比例甚高。其次是非本機關公開職責權限范圍,達到25.20%。申請內容不明確和其它占比不相上下,占比超過17%,這樣一個高答復比例,意味著目前的制度設計無法有效降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量和答復量。
最后,在缺乏法律明確規定的情況下,為了降低這些特定人群的申請量,各地也采取了一些應對措施,但是目前這些臨時措施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申請權濫用問題。遇到糾纏申請時,行政機關通常以“非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進行答復,但這只適用于申請人申請內容不明確情形。對于申請人申請內容明確的申請則不適用。同樣的,行政機關也可對依據國辦發[2008]36號文對重復申請采取一定限制措施,但是重復申請本身就很難認定,多大程度上構成重復,申請人隨意添加或刪除幾個字就可造成重復申請的認定難題。另外,重復申請本身只是申請權濫用的一種,無法涵蓋所有濫用申請權行為。也有援引生產、生活和科研需要,即“三需要”對濫用情形進行限制。單純從申請目的角度限制申請人的做法也難以得到有力支撐,加之“三需要”本身的證明門檻其實并不高,也難以達到規制效果。例如,大量的借助信息公開針對解放后落實“私房政策”等行為就難以基于此得到有效控制。也有意圖通過收費機制進行限制。但是目前的收費不是絕對的。經濟困難的申請人可以要求免費。我國還和國外情況不同,很少有因收費過高導致申請人放棄申請的情況發生。更多濫用是在低收費甚至不收費情況下發生。由于出具相關免費證明過于容易,也使得收費機制難以制約申請權濫用行為。也有探索通過建立黑名單制度,限制一些特殊申請人的申請,但是這種做法由于得不到類似像澳大利亞那樣的立法支撐,同時也因直接針對申請人進行的限制而飽受質疑。并且實踐過程中這種基于人而不是基于申請的做法很容易造成行政機關濫用權力。
國家為了讓政府能夠依法行政,堅持公開公正的行政態度。實行了政府信息公開的政策,人民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政策方式,解決自身的問題,維護自身的利益。不過,我們的權利都是相對的。我們人民在行使國家賦予的權利的時候,還是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這也是論我國濫用信息公開申請權的目的所在。
群眾如何申請政府信息公開?
信息公開條例全文2020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報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期限
2021-02-20刑事案件如果沒有證據怎么辦
2021-01-26法律援助什么意思,哪些情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01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私人企業疫情期間要發工資嗎
2021-01-03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1-02-08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車主少交鑰匙 保險公司少賠損失
2021-01-08關于農村機動地發包的程序性規定
2020-11-23國地稅合并土地出讓金怎么分配
2020-11-24土地轉包和轉讓有什么不一樣
2021-01-23農村集體流轉合同可以簽多少年
2021-01-27公租房拆遷:有戶口就有拆遷補償
2020-12-03舊城改造拆遷營業房,能賠償同面積的商鋪嗎
2020-11-13農村征地拆遷維權過程中如何收集證據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