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的主體主要包括人民檢察院、社會公益團體、個人等等。無論自然人、社會組織、檢察機關還是行政機關作為原告參與公益訴訟,都存在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因此,建立一種互補的多元制主體模式將更符合現實所需。每一個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佳保護者,予公民公益訴訟起訴權是法律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百八十四條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提起公益訴訟,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一)有明確的被告;
(二)有具體的訴訟請求;
(三)有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初步證據;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百八十五條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污染海洋環境提起的公益訴訟,由污染發生地、損害結果地或者采取預防污染措施地海事法院管轄。
對同一侵權行為分別向兩個以上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必要時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二百八十六條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訴訟案件后,應當在十日內書面告知相關行政主管部門。
第二百八十七條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訴訟案件后,依法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在開庭前向人民法院申請參加訴訟。人民法院準許參加訴訟的,列為共同原告。
第二百八十八條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訴訟案件,不影響同一侵權行為的受害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提起訴訟。
第二百八十九條對公益訴訟案件,當事人可以和解,人民法院可以調解。
當事人達成和解或者調解協議后,人民法院應當將和解或者調解協議進行公告。公告期間不得少于三十日。
公告期滿后,人民法院經審查,和解或者調解協議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出具調解書;和解或者調解協議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不予出具調解書,繼續對案件進行審理并依法作出裁判。
第二百九十條公益訴訟案件的原告在法庭辯論終結后申請撤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
第二百九十一條公益訴訟案件的裁判發生法律效力后,其他依法具有原告資格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就同一侵權行為另行提起公益訴訟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收購時都要先停牌嗎
2021-01-22可能導致專利新穎性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吸毒又販毒怎么判
2020-12-09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脅迫婚姻宣布撤銷時可以請求賠償嗎
2021-03-10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之爭 代理關系抑或勞動關系
2021-02-18人身保險
2021-01-02承包經營權流轉未經村委會備案的法律效力有什么問題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