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環境保護近年來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環境形勢嚴峻的狀態仍然沒有改變,筆者從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來探討開征環境稅的代紀公平問題。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環境稅代紀公平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口的持續增加,環境污染的形勢越來越嚴峻。污染的外部效應決定了環境的治理需要政府出面。在政府治理污染的各種手段之中,稅收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治理污染方面是最有效的。但我國關于環境保護的主體稅種還沒有一個,而且現有的與環境保護有關的稅收體系還有待完善,沒有充分發揮稅收在控制污染中的調控作用:所以按照建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對現有稅收體系進行完善,建立生態稅制,已經迫在眉睫。
歐盟統計局1996年曾對環境稅做過定義:針對某種被使用或釋放會對環境造成特定的負面影響的物質單位使用(或釋放)量所征收的稅費。也可稱環境稅為以保護環境為目的,針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行為征收的稅環境稅也可稱為生態稅。現在大家對開征生態稅已經沒有不同的意見,但是生態稅如何開征,以及開征后所帶來的一系列的問題還有待研究,著重從開征生態稅的公平性上來做一研究:
一、研究生態稅公平性的意義
1.稅收的公平性
稅收的公平性最早還是在17世紀,歷史上首次提出稅收基本原則理論是英國的威-廉·配弟,他認為稅收應盡量公平合理,對納稅人要一視同仁。其后德國官方學派的代表攸*第亦提出“稅收課征要平等”。古典政治經濟學體系的建立者**·斯密在其1776年發表的《國富論》中,就把“平等原則”作為稅法的基本原則之一。19世紀后期新歷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瓦*納的稅收立法思想中也包含了稅收公平性思想內容。進入20世紀以后的西方經濟理論中,就認為當代稅法的最高原則之一就是“公平”(另一最高原則是“效率”)。
我國現在的稅收體制僅僅考慮效率和公平,而且在實踐中往往只偏愛效率而忽視公平,從而使稅收沒有真正起到調節分配收入的作用,只考慮完成每年稅收任務,不考慮稅收的經濟后果;只考慮財政年度的收入,不考慮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只考慮當代人的利益,不考慮未來人的利益;只考慮人的福利,不考慮環境福利。西方稅收設計目標則是更為狹隘,要么在服從于政府官員追求本位主義的目標,局限于如何使本地區的超額負擔最少化來設計最優商品稅,要么從個人邊際效用出發如何使社會福利最大化來設計最優稅收,忽視了人與人之間的重大差別。這樣,無論是中國稅收還是西方稅收,在設計稅收時僅僅考慮人類自身的需要,而沒有考慮自然界需要。也正是由于這種錯誤指導思想,才導致了目前全球的生態危機。也正是為了彌補稅收設計這種缺陷,我們才提出新的稅收公平原則。新的稅收公平指導原則,既考慮了人的需要,也考慮了自然的需要;既考慮了經濟發展,也考慮了環境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還可以入境嗎
2021-03-14醫療事故原因有哪些
2021-01-19對重婚罪如何立案追究
2020-12-03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多久內有效
2021-03-25非法校園貸報警能追回嗎
2020-11-14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7交通事故鑒定書
2021-01-03企業承包與租賃合同區別具體在哪些地方
2021-01-01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合同期間公司調動崗位不服從可以得到幾倍賠償
2021-03-22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保險條款和費率的審批與備案
2021-03-10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交通事故受害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8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如何要求的
2021-02-02投保人告知義務解析
2021-01-27集體土地流轉用于非農建設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