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于2010年12月18日因頭暈、舌麻一個月,加重一周就診于山西省某醫院,入院診斷為:橋臂病變性質待查,經激素治療后病情有所緩解,于2011年1月11日出院,2月2日原告無明顯誘因出現頭暈伴惡心,后于2月10日下午16時,因頭暈、左半身麻木,走路不穩就診于山西某大學某醫院,經門診診斷為:“脫隨鞘病變”,門診大夫要求住院治療,于是隨即入住該院干部病房112病室18號床,并確定由主任醫師,主治醫師等人對原告進行治療,在此治療過程中,主要的治療是“給予激素沖擊”,開始每天輸入了一克激素,后減量直至2011年3月3出院。出院時主任又開具處方,繼續口服激素治療,交代患者口服辦法是:10毫克3個月,5毫克3個月,隔日5毫克3個月,一直服用到2011年11月底。2012年1月26日原告因膝蓋疼就診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檢查確診為;“股骨頭壞死”。隨后,原告先后輾轉于太原、北京兩地住院治療三次。原告于2012年11月9日入住太原華晉醫院,行雙髖關節置換術,原告于2012年12月13日出院。后經山西省人身傷害司法鑒定中心確定原告為六級傷殘。
我們認為山西某大學某醫院在診療過程當中存在如下重大診療過失:
第一、醫方病歷明確記載給患者進行激素沖擊療法,其用法為:甲基強的松龍1000mg靜脈注射3天,500mg靜脈注射4天,250mg靜脈注射4天,125mg靜脈注射4天,80mg靜脈注射4天,40mg靜脈注射4天,我們認為該沖擊療法的給藥途徑和劑量明顯不同于醫學教科書及糖皮質激素使用指導原則當中規定的使用方法,故其超量部分及給藥途徑的不同顯然不能排除與患者出現的嚴重股骨頭壞死之間的因果關系。
醫學依據如下:
**出版社出版的高校統編教材《神經病學》關于多發性硬化的描述“目前對多發性硬化尚無根治手段,能夠減輕癥狀、縮短急性期病程。而且,早期有效治療可以減少表位擴散,改善預后。靜脈用甲基強的松龍沖擊療法最為詢證,常用方法是每日靜脈滴注1000mg,3-5天,然后每日口服強的松60mg,在2-4周內減量而結束。對病情較輕者,可口服甲基強的松龍60-120mg/d,3-5d,在2-3周內減量結束。”
中華醫學會編著的《神經病學分冊》臨床診療指南關于多發性硬化的治療當中指出“甲基潑*松龍常用劑量為,靜脈滴注,500mg/d,共5天。或每日1g,共3天。在靜脈治療結束后,可服用小劑量片劑2-3周。口服大劑量潑*松龍片劑也有效”
衛辦醫政發〔2011〕23號《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糖皮質激素的應用】: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糖皮質激素:具有免疫調節,減輕水腫,抗炎及改善神經傳導功能的作用。主要用于急性發作及復發,能縮短急性期和復發期的病程,但無遠期作用。
1.甲潑尼龍:顯效比較快,作用較持久,對于促進急性期發作的恢復優于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其他糖皮質激素,可作為首選藥物。用法:甲潑尼龍沖擊療法:500~1000mg/d,靜脈注射3~5天,以后每日口服潑*松60mg,在2~4周內減量直至停用。
第二、據病歷記載患者出院時,病情恢復好,頭暈緩解,全身麻木消失,但醫方依然醫囑要求患者繼續口服強的松維持,辦法為:10毫克3個月,5毫克3個月,隔日5毫克3個月,該做法違反診療常規,且其長期應用不僅對患者病情改善無遠期效應,反而對原告股骨頭壞死產生了長效的促進作用。(按照《診療規范》是靜脈輸注后,口服激素2-3周,請問醫方后期繼續使用激素維持的依據在那里?指南當中沒有明確規定,如若按照醫方用藥經驗來判斷,連用三年似乎也沒有問題,故從實踐來判斷,對于急性多發性硬化,長期使用9個月激素,明顯太過隨意)
醫學依據如下:
**出版社出版的全國高等學校教材《神經病學》第237頁在關于多發性硬化的治療當中寫道“皮質類固醇是多發性硬化急性發作和復發的主要治療藥物,能改善軸索傳導,促進血腦屏障的恢復,縮短急性期和復發期的病程,但不能防止復發,且對進展型多發性硬化療效不佳甚至無效”
衛辦醫政發〔2011〕23號《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當中多發性硬化的治療:【糖皮質激素的應用】: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糖皮質激素:具有免疫調節,減輕水腫,抗炎及改善神經傳導功能的作用。主要用于急性發作及復發,能縮短急性期和復發期的病程,但無遠期作用。
1.甲潑尼龍:顯效比較快,作用較持久,對于促進急性期發作的恢復優于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其他糖皮質激素,可作為首選藥物。用法:甲潑尼龍沖擊療法:500~1000mg/d,靜脈注射3~5天,以后每日口服潑*松60mg,在2~4周內減量直至停用。
**出版社出版的高校統編教材《神經病學》關于多發性硬化的描述“靜脈用甲基強的松龍沖擊療法最為詢證,常用方法是每日靜脈滴注1000mg,3-5天,然后每日口服強的松60mg,在2-4周內減量而結束。對病情較輕者,可口服甲基強的松龍60-120mg/d,3-5d,在2-3周內減量結束。”
中華醫學會編著的《神經病學分冊》臨床診療指南關于多發性硬化的治療當中指出“甲基潑*松龍常用劑量為,靜脈滴注,500mg/d,共5天。或每日1g,共3天。在靜脈治療結束后,可服用小劑量片劑2-3周。口服大劑量潑*松龍片劑也有效”
第三、醫方使用激素未告知患者激素使用相關不良反應,尤其是涉及到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的嚴重不良后果,也未取得患者的書面同意,侵犯患者的知情選擇權,更為嚴重的是由于未告知從而導致患者未能意識、未能早期檢查和治療,待發現時已只能面臨髖關節置換的尷尬局面。
根據**出版社出版的《骨壞死》一書當中指出:早期股骨頭壞死治療的意義很大,早期檢查,早期治療,以阻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第四、醫方在山西省醫療調解委員會調解時,解釋曰:我們告知你三個月復查,但你沒有來。我們要說,該說辭純系辯解之詞,醫方交代復查的只是病情,而不是涉及股骨頭可能壞死的問題。從醫方的病歷記載當中就可以了解,其間未交代過患者任何關于股骨頭可能壞死的書面記載。
第五、醫方在住院治療及疾病緩解期未使用干擾素也是其治療不足的一個表現,在緩解期不用干擾素而換之以激素維持,該不當與患者目前損害后果也存在一定因果關系。
多發性硬化臨床路徑(2009年版)一、多發性硬化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七)藥物選擇。
1.首選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
2.必要時使用丙種球蛋白或其他免疫抑制劑。
3.有條件者可聯用干擾素。
4.對癥治療:鈣劑、止酸劑、維生素等其他相關藥物。
中華醫學會編著的《神經病學分冊》臨床診療指南關于多發性硬化的治療當中指出“多發性硬化不同的分型,治療策略也不一樣。
急性復發:高劑量糖皮質激素。對復發——緩解型(MS)一線藥物:是B-干擾素,二線藥物是: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我們認為山西省人民醫院在診療過程當中存在如下重大診療過失:
第一、山西省人民醫院在明確診斷“脫髓鞘病變可能性大”的情況下,且客觀核磁及誘發電位均顯示右側顱腦有明顯損害的情況下,未嚴格遵循多發性硬化的治療原則(僅是氟美松注射液間隔無規律用藥),未給原告早期、積極、規范治療,以至于患者治療不徹底,導致病情在短暫的10天內即復發,(2010年1月11日出院,2月2日復發),從而導致原告進一步的繼續治療,激素累加的效應與患者出現的股骨頭壞死不排外因果關系。
**出版社出版的高校統編教材《神經病學》關于多發性硬化的描述“目前對多發性硬化尚無根治手段,能夠減輕癥狀、縮短急性期病程。而且,早期有效治療可以減少表位擴散,改善預后。靜脈用甲基強的松龍沖擊療法最為詢證,常用方法是每日靜脈滴注1000mg,3-5天,然后每日口服強的松60mg,在2-4周內減量而結束。對病情較輕者,可口服甲基強的松龍60-120mg/d,3-5d,在2-3周內減量結束。”
第二、根據醫方病歷記載“脫髓鞘病變可能性大”,但醫方在長達25天的住院治療期間并未給患者進行多發性硬化相關的全面檢查,以明確該疾病,以至于對該疾病認識不足,存在延誤治療之過錯。其中,醫方也未進行檢查多發性硬化當中診斷的必需項目CSF,以至于對原告疾病診斷不明確,該不足與其用藥不力,不能夠對原告疾病明確診斷存在直接的相關性。
**出版社出版的全國高等學校教材《神經病學》第235頁當中關于多發性硬化的診斷當中我們可以看到,CSF的客觀檢查對多發性硬化的診斷起到積極作用。然而,醫方卻對此未予行使相關檢查,存在過錯。
多發性硬化臨床路徑(2009年版)一、多發性硬化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六)住院期間的檢查項目。1.必需的檢查項目:(2)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抗“O”、抗核抗體、ENA、類風濕因子、甲狀腺功能、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4)腰穿:腦脊液常規、生化、寡克隆區帶、24小時IgG合成率;
第三、醫方未使用B-干擾素減少發作頻率,與患者10天后快速復發存在一定關系,從而在激素累加促發股骨頭壞死有一定因果關系。
中華醫學會編著的《神經病學分冊》臨床診療指南關于多發性硬化的治療當中指出“對MS患者或臨床孤立綜合征但有發展為MS的高危患者,使用IFNB被證實能減低發作的頻率(無論從臨床或從MRI評定)。IFNB產生的療效表現在MRIT2WI病變測定的疾病嚴重性,可能也減慢持續進展的功能殘廢。”
多發性硬化臨床路徑(2009年版)一、多發性硬化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七)藥物選擇。
1.首選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
2.必要時使用丙種球蛋白或其他免疫抑制劑。
3.有條件者可聯用干擾素。
4.對癥治療:鈣劑、止酸劑、維生素等其他相關藥物。
第四、醫方氟美松(即地塞米松)的用法不符合診療常規(12月22日,12月24日,12月26日,12月29日,1月5日均給予40mg,然后直接全部停掉),該不當與患者治療不徹底,過早復發存在因果關系。
衛辦醫政發〔2011〕23號《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糖皮質激素的應用】: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糖皮質激素:具有免疫調節,減輕水腫,抗炎及改善神經傳導功能的作用。主要用于急性發作及復發,能縮短急性期和復發期的病程,但無遠期作用。
2.地塞米松:以前常用,但因水鈉潴留等副作用大,現已少用。用法:20~40mg/d,靜脈注射3~5天,以后每3~5天減半量,或改潑*松口服直至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判斷不作為是否成立
2021-01-05擬設中外合資銀行, 外方主要股東因具備的條件
2021-01-08商標權是否應做攤銷
2020-11-11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保險合同的復效的意思是什么
2020-12-10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3一個自然人也可設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
2021-03-25公路貨運保險合同爭議案代理詞
2021-03-21嫁出去的女,不是潑出去的水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