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國有破產企業職工安置的法律與政策
我國的國有企業破產制度是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進程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自始至終存在著大量的行政因素,在國企的破產申請、資產處置、職工安置等方面都有所體現。在國有破產企業職工安置上,法律與政策對用于職工安置的財產和實際清償的范圍都做出了不同規定。
法律方面,我國1986年頒布了適用于國有企業破產的一般性法律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明確“破產企業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按第一順序清償,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中,把“職工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和“職工集資款”也列為第一順序清償;200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簡稱“新《破產法》”),明確列入第一順序清償的包括“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而關于用于清償的破產財產,則扣除了優先受償的債權。
政策方面,國務院從1994年開始陸續發布了一些行政規范,包括《關于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破產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1994]59號)、《關于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兼并破產和職工再就業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國發[1997]10號),1996年國家經貿委、中國人民銀行也發布了《關于試行國有企業兼并破產中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經貿企[1996]492號),對依照這些規范進入破產的企業(我們一般稱“政策性破產”)的職工安置給出了超越法律規范的特殊優惠,在用于清償的破產財產上明確土地使用權必須首先用于解決職工安置問題,甚至已抵押的土地所有權變現也可以用于償付職工安置費,并將職工住房及其它社會性資產如幼兒園等排除在破產財產之外;而實際清償的范圍和標準也有所突破。自2007年6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新《破產法》依然為政策性破產留出了空間,規定在該法施行前國務院規定的期限和范圍內的國有企業實施破產的特殊事宜,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代旁系血親收養關系要如何辦理
2021-03-12農村房屋拆遷有哪些補償方式呢
2021-03-24申請勞動仲裁年休假可以追溯幾年
2021-01-28涉外撫養權糾紛
2021-02-04律師函有什么法律效力,律師函有什么法律作用
2021-02-07交通意外保險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2-12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投保人與受害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2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車子沒貼強險標志怎么向交警證明買了保險
2021-02-21平安保險雇主責任保險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