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6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以來,我國全民所有制企業破產逐步進入了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以后國務院陸續出臺了國法(94)59號、國發(97)10號文等一些政策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相繼公布了一些相關的司法解釋,它對于規范我國企業的破產行為,審理企業破產案件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由于目前我國企業破產相當程度帶有行政性破產的色彩,各地方相應制定了一些政策規定,因此,就全國范圍看,從破產申請、破產清算分配各環節具體操作不盡統一。下面就企業破產清算過程中,破產財產的管理、評估、變賣、分配環節中應當著重把握的有關問題發表一些個人的見解。
一、破產財產管理環節應當注意的問題
1.管理主體應當明確
人民法院公告受理企業破產案件并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后,清算組或管理人接管破產企業后,順理成章就成為破產財產的管理主體。具體應當把握以下幾個環節:一是全面接收破產企業財產清冊,并根據財產結構確定管理重點、方式及方法;二是立即組織企業相關人員及中介機構對破產企業財產進行全面清查,并對材料物資倉庫采取必要的安全保衛措施,制定相應的物資出入制度;三是全面收集不動產、無形資產等權屬證明,詳細了解破產財產的抵押、質押及信用擔保情況,以便破產財產的變現處置。
2.管理責任要到位
現行破產法律強調破產企業負有財產的保管責任。實際操作中往往聘請破產企業職工負責財產的保管工作,一旦財產發生盤虧、失竊、毀損,究竟是企業的責任還是清算組(管理人)的責任難以歸責追究。從破產實踐經驗來看,應當分兩個時間段。在財產全面清盤之前應當由破產企業負責保管,發生的短缺、毀損由破產企業負責;在全面清盤之后,應當由清算組或管理人負責保管。因此,在對企業財產清盤以后,從倉庫管理到門衛安保均應由清算組聘請專業人員管理,特別是企業門衛最好聘請專業安保公司負責。
3.管理措施要落實
破產企業的財產結構不同,廠區內部環境各異,企業里面還有企業,情況比較復雜,清算組一旦全面接管破產企業財產后,各種管理措施要細化落實:一是加強重要倉庫的防盜,倉庫鑰匙必須由清算組統一保管;二是加強廠區范圍內夜間巡視;三是嚴格物資出入憑證管理制度;四是明確財產保管追究責任制度,一旦發生財物失竊要及時報案。
二、破產企業的財產評估
對破產企業的財產是否要評估、評估范圍如何確定,目前各地在操作上不盡一致,也沒有明確規定。現階段對企業破產財產的評估大體有以下幾種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若雙方離婚,財產歸另一方約定是否有效
2021-02-22下班回到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1-31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21行政行為撤銷重做的適用情形
2020-11-20網絡仲裁對網貸有用嗎
2020-12-22公司咨詢律師費一般是多少
2021-01-20房產證解除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22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什么叫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2-22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競業限制期限是多久
2021-03-08按天計算報酬是否是勞動關系
2020-12-23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8律師操作保險業務過程中法律適用的疑難問題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