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一個正常的招聘錄用程序是面試錄取成功后,公司會與個人簽訂一個合同條款,這對雙方的一份約束。那么有的用人單位可能會以先入職再簽合同為由暫不簽合同,以至于勞動無合同保護。那么如果發生一些問題紛爭,未簽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是多久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探討。
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后,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值得注意的是,訴訟時效屆滿后,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并不消滅。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后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持其訴訟請求。
勞動合同的特征
(1)勞動合同主體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勞動者,即具有勞動權利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的中國人、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另一方是用人單位,即具有使用勞動能力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雙方在實現勞動過程中具有支配與被支配、領導與服從的從屬關系。
(2)勞動合同內容具有勞動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性和對應性。沒有只享受勞動權利而不履行勞動義務的,也沒有只履行勞動義務而不享受勞動權利的。一方的勞動權利是另一方的勞動義務,反之亦然。
(3)勞動合同客體具有單一性,即勞動行為。
(4)勞動合同具有諾成、有償、雙務合同的特征。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勞動合同條款內容達成一致意見,勞動合同即成立。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給付勞動報酬,不能無償使用勞動力。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均享有一定的權利并履行相應的義務。
(5)勞動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質利益關系。勞動合同必須具備社會保險條款,同時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也可以在勞動合同中明確規定有關福利待遇條款,而這些條款往往涉及第三人物質利益待遇。
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第4款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具體情況
1、視為勞動報酬,勞動關系存在期間,無時效;最長支持11個月的;比如青島,重慶個別區個別地區;
2、視為懲罰性質,具有1年時效,從申請勞動仲裁開始向前數1年,從入職開始數1年,2個1年交叉部分支持;按月計算時效;最長支持11個月;
3、視為懲罰性質,具有1年時效,但是入職到簽訂勞動合同期間,視為1個整體,從應該支付雙倍工資的最后1天開始,1年內申請的話,都支持,超過1年不支持
但是,如果用人單位沒有以超過時效為由答辯的話,無論你什么時間入職的,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都是應該得到支持的。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勞動爭議的訴訟時效為1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對于拖欠勞動報酬的,適用特殊時效,即該1年起算點是從勞動者離職之日起計算。
總的來說如果勞動沒有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他只要在用人單位入職一年那么就已經是勞動合同關系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是受到勞動合同法保護的。若是因為一些紛爭而提起訴訟的話未簽勞動合同訴訟時效通常是一年左右。
勞務分包合同訴訟管轄問題,勞動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
不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訴訟時效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合同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1-10房屋拆遷產權確認是行政訴訟嗎
2020-11-30驗資費用的收取標準
2020-12-18公司注冊資金要實繳嗎
2020-11-14普通合伙企業的退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232020最新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0-12-07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圈地種菜侵占公共綠地違法嗎
2021-03-05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保險合同糾紛適用什么規定
2021-01-10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約定與法律有什么關系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