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標志著我國終于建立起與國際經濟社會相接軌的企業破產制度。在此之前,1986年制定了行政色彩嚴重僅針對全民所有制企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1991年在《民事訴訟法》中又針對非國有的企業法人的破產制度予以了規定。此外,還有國務院分別于94、97年規定的兩個相關通知,以及最高院發布的一些司法解釋和相關部分規章。所有這些,加在一起構成了過去破產法的立法體系。應當說,這一體系在當時對經濟體制的改革、市場經濟的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由于舊破產法立法時經濟體制改革狀況的局限性限制,又受限于當時法學研究程度和立法理念、技術等的陳舊,一些重要制度,特別是各國所公認的挽救企業、避免破產最為典型的重整制度在舊法中沒有規定。更不要說,在實踐中,政府不正當行政干預的比比皆是。
1994年我國開始了新破產法的制定工作,歷時12年,數易其稿,幾經波折,利益權衡相互博弈,才終于有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一新破產法。第一條就開宗明義的將立法宗旨確定為“為規范企業破產程序,公平清理債權債務,保護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制定本法”,相較于《企業破產法(試行)》中第一條:“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利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新法中,增加了對債務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整部法律的價值取向的變遷,便一目了然。
傳統意義上,破產意味著一種法律上的“失敗的”或“傾家蕩產”的地位標識,預示著破產者將處于非常不利的境地。而伴隨著時代的進步,破產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只意味著一種無力清償債務的事實狀態,即insolvency,在《牛津法律指南》,“指無力償還全部債務的狀態,無力償債本身并無法律后果。在英國,申請宣告無力償還債務是一種可對之發布接管令的破產行為”,而并不必然導致破產清算的結局,他的內涵擴展到以企業在建為目的的和解和重整制度。該立法原則的變更,從法律規范角度上講,明確了現代意義的破產程序已不再等同與傳統的破產清算程序,既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清算法,而是有救濟債務人尤其是困境企業的功用。特別是重整程序,它是指不對無償付能力債務人的財產立即進行清算,而是在法院的主持下由債務人與債權人達成協議,制訂重整計劃,規定在一定的期限內,債務人按一定的方式全部或部分地清償債務,同時債務人可以繼續經營其業務的制度。作為一種再建型的債務清償程序,在“促進債務人復興”的立法目的指導下構建的重整制度,是一個國際化的潮流,它使得破產法不僅僅是一個市場退出法、死亡法、淘汰法,還是一個企業更生法、恢復生機法、拯救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亊故賠償怎么走法律程序
2021-02-05劃撥土地使用權在何種要求下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2020-12-17打騷擾電話觸犯法律嗎
2021-01-13無限責任公司有哪些
2020-12-27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的,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打借條必須需要擔保人嗎
2021-03-25重婚罪包括哪些行為 什么情況屬于重婚
2021-01-14合同法關于合同變更的解析
2021-02-11國內外的結婚程序
2021-03-06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小區改造造成個人財產損失怎么辦
2021-01-11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保險經紀人委托人可以是誰
2021-03-07廣州同一事故造成多人傷亡保險公司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