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根據物權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的規定:“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財產優先受償。”
相關知識:債務重組的九種基本方式包括:1、債務轉移;2、債務抵銷;3、債務豁免;4、債務混同;5、削債;6、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7、債務轉為資本;8、融資減債;9、修改其他債務條件。
一、債務轉移。
所謂債務轉移是指負債企業將其對債權人的負債轉給第三方承擔的行為。負債企業的債務轉移,對于債權人來講,就是一種債權轉讓。
上述第三方一般是負債企業的關聯企業或者有意對負債企業進行重組其他企業。該第三方愿意出資購買債權,并由其承接對負債企業的債權。作為購買債權的對價,第三方可以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券或其他財產權利向債權人進行支付。
根據我國《合同法》有關債務轉移和債權轉讓的規定,負債企業轉移債務時,應當經債權人同意。債權人將其對負債企業的債權轉讓給第三方時,應通知負債企業。否則債務轉移或債權轉讓不發生法律效力。在進行債務轉移時,與主債務有關的從債務與主債務應一同轉讓,但該從債務專屬于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另外,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移債務或者轉讓債權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應按規定辦理。比如,根據我國有關外債管理法規的規定,外債的轉讓必須到外匯管理局辦理外債變更登記。
二、債務抵銷。
所謂債務抵銷是指當事人就相互之間的債務,按對等數額使其相互消滅的行為。如果雙方的債務數額不相等,對尚未抵銷的剩余債務,債務人仍有清償的義務。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而且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債務抵銷有利于節省清償債務的費用,對債權人來說,則有利于保障債權的及時實現。在債務重組實踐中,債務抵銷經常會結合債權轉讓這種重組方式配套運用。這種操作方法在我國現行法律中可以找到明確的法律根據。
三、債務豁免。
債務豁免又稱債務免除。是指債權人拋棄債權而免除債務人償還義務的行為。在債務重組實踐中,資金雄厚的關聯企業或債務重組行動發起方通常會采取先購買債權人對負債企業的債權然后予以豁免的操作方法。舉例說,鄭*文重組方案的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就是:由三聯集團公司以3億元的價格向**資產管理公司購買其對鄭*文的部分債權約15億元,并在購買后將該債權全部豁免。
四、債務混同。
債務混同是指債權債務歸于一人的法律事實。根據我國《合同法》第106條的規定,債權和債務同歸于一人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舉例說,如果債權人與負債企業合并,則負債企業對該債權人的負債自然消滅。我國《公司法》和有關會計法規對公司合并的法律程序和會計處理進行了具體規定,在此不再詳述。
五、削債。
或稱“債權打折”。所謂削債是指由債權人減讓部分債權,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負債企業的負擔。削債這種債務重組方式一般在企業資不抵債時較常采用。
這種情況下企業一旦破產,債權人只能收回部分權,甚至完全收不回任何債權。因此,通過適當的債權減讓,有利于避免債權人遭受更大的損失。
六、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
如果負債企業無法以貨幣資金支付有關債務,可以與債權人協商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實踐中,處于債務困境的企業往往存在非運營資產,如果能將這部分資產剝離出來,并用于抵償債務,則可以在實現財務結構調整的同時做出經營結構的調整。
七、債務轉為資本。
債務轉為資本也稱債務資本化,通常稱為“債轉股”。
債務資本化是指債務人將債務轉為資本,同時債權人將債權轉為股權的行為。在目前情況下,我國法律明文規定的債轉股僅限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為數不多的大型國有企業之間發生的債權轉股權,即通常所謂的政策性債轉股。
八、融資減債。
融資減債是指通過增資擴股、發行股票或債券等融資方式籌集資金還債。首先,負債企業可以通過吸收新股東包括風險投資商和跨國投資銀行加入、擴大股本的方式融資還債。加入WTO之后,中國已成為全球新一輪投資的熱點,國內企業很容易通過吸收外資參股的方式,獲得長期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其次負債企業可以通過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籌集大量資本金,從而減輕企業的債務負擔。再次,負債企業可以通過發行境內債券或境外國際債券融資還債。目前境內債券的發行規模受到嚴格控制;而且所發行的債券,必須進入公開市場,不允許柜臺交易的存在。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完善,發行債券將初步成為我國中小企業籌集中長期發展資金的重要方式。
九、修改其他債務條件。
企業間的債務一般都是根據合同產生的,而合同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結果,當一方因故不能履行合同約定的償還債務的條款時,可與對方協商變更合同,修改其他債務條件。修改其他債務條件主要包括:減免原債務的部分利息、修改利率、延長債務償還期限、延長債務償還期限并加收利息、延長債務償還期限并減少債務本金或債務利息等。以貸還貸(借新還舊)是指借款人向銀行貸款以清償先前所欠同一銀行貸款的行為,新的借款合同只是對原借款合同中貸款期限等合同條款的變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適用什么責任原則,醫療事故誰來舉證
2021-03-19出資干股退出能退錢嗎
2021-03-06董事可以兼任總經理嗎
2021-01-11對未成年監護人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04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如何爭取小孩撫養權
2021-01-22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目的
2021-02-09投保人隱瞞實情投保會后果根據不同情況而定
2020-11-17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廣西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1-22土地出讓保證金攤銷嗎
2020-12-01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
2021-01-252014年土地登記代理人《法律知識》:自愿原則
2020-11-16農村征地,怎么才能拿到合理補償
2021-01-27外嫁女在夫家享受了拆遷補償,還能享受娘家的拆遷補償嗎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