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認定,**依都公司于2005年8月29日成立。吳-洋于2007年9月13日與**依都公司簽署《授權經營合同書》,**依都公司同意吳-洋使用其擁有的商標、商號以及形象代言人圖像,銷售其提供的產品;吳-洋向**依都公司支付參股保險金29800元,該保險金在合同期滿且無違約前提下,由**依都公司退還。2008年1月,**依都公司向包括吳-洋在內的眾多加盟商致函,稱公司因經營不善,運營成本過高,已經申請破產,暫停一切經營活動。此后,**依都公司未再依約向吳-洋供貨。2008年1月23日,**依都公司向吳-洋支付中斷供貨補償款2000元,吳-洋書面確認按照新的進貨折扣標準履行合同。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認為,**依都公司以擁有一定經營資源的企業身份許可吳-洋使用其商標等經營資源并收取相應費用為目的,與吳-洋簽訂《授權經營合同書》,該合同屬于商業特許經營合同。特許人負有向被特許人提供其企業狀況、經營資源、特許費用、特許規模等真實、準確、完整信息的義務,不得提供虛假信息。在判斷特許人簽訂特許經營合同是否存在欺詐行為時,應將締約過程中特許人是否如實披露與其特許行為存在重大關聯的信息列入考察因素之內。**紫昀國際企業集團是**依都公司出于宣傳推廣目的而虛擬的企業名稱;“依Q.in一派”商標并非韓國品牌,而是尚處在申請注冊過程中的商標。**依都公司在合同締約階段向加盟主體提供虛假信息,具有誘導對方作出簽約意思表示的主觀故意。故**依都公司的行為已經構成欺詐,吳-洋要求撤銷合同,具有法律依據。合同被撤銷后,**依都公司依據合同收取的參股保險金29800元,應當予以返還。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二款、第五十八條、第七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六十八條之規定,判決:一、撤銷原告吳-洋與被告**依都服飾設計(北京)有限公司于二○○七年九月十三日簽訂的《授權經營合同書》;二、被告**依都服飾設計(北京)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返還原告吳-洋參股保險金二萬九千八百元。
**依都公司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依都公司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駁回吳-洋的全部訴訟請求。其主要上訴理由是: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東城分局對上訴人進行行政處罰后,上訴人已于2007年3月進行了整改,不再使用**紫昀國際企業集團這一宣傳方式。被上訴人提供的招商宣傳材料的形成時間是2006年10月,而雙方簽訂合同的時間是2007年9月,這些材料不能證明合同簽訂時上訴人還存在夸大宣傳。網站打印材料內容的真實性無法考證,與本案沒有關聯關系。涉案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該合同合法有效。招商廣告屬于要約邀請,其內容沒有構成合同條款,對合同雙方不具有約束力。合同中不存在欺詐、誤導性條款,不構成合同欺詐。被上訴人是在經過充分的市場考察后,出于對上訴人經營的產品、上訴人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等認可的基礎上簽訂的加盟合同,即使上訴人的廣告宣傳內容有夸大成分,也不足以導致被上訴人做出錯誤意思表示,不能因經營失利就將市場風險推到他人頭上。一審法院認定因上訴人的虛假宣傳行為使被上訴人做出錯誤意思表示,依據不足。涉案合同中沒有對注冊商標進行約定,不存在故意隱瞞的問題,非注冊商標不能構成撤銷事由。2008年1月,上訴人發出《致歉函》后,雙方又達成了新的協議,反映出被上訴人對上訴人經營模式和經營產品予以充分認可。上訴人的企業工商登記信息是公開的,被上訴人在知道相關事實后,又與上訴人達成新的供貨協議,其以自己的行為放棄了合同撤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遲延履行金的計算規定
2021-03-11先動手打人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31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費嗎
2021-03-12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離婚協議反悔怎么處理
2021-01-19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21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無證駕駛人致人受傷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