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前一方的個人財產會因婚姻延續而轉化夫妻共同財產嗎?
【問題提出】市民高女士咨詢,她是2002年再婚前購置的房屋,聽說房屋屋結婚后達到8年就成為夫妻共同財產,有這樣規定嗎?
【專家解答】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后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該司法解釋與新《婚姻法》相沖突,最高人民法院已經明確該規定自2001年4月28日新《婚姻法》實施之日起不再適用。
《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規定,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的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二、個人婚前房結婚時轉手出讓的收益離婚時如何分割?
【問題提出】市民李先生咨詢,他婚前全款買的房的,婚后如果賣了,所得的房款是不夫妻共同財產?
【專家解答】夫妻一方婚前的財產,在雙方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應當認定為個人婚前財產,個人的婚前房結婚后轉手出讓所得的房款屬于個人財產的延續,如果雙方之間有約定的根椐約定,如果沒有約定的情況下應認定為個人財產。
如果用賣房款另行購買的房屋,其中雙方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用共同財產補充差價部分應視為共同財產,分割時對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應區別對待。
三、婚前雙方共同出資購置的房屋,但房證上僅登記了一方的名字,離婚時,房屋如何分割?
【問題提出】小李大學畢業后與男朋友2007年共同各出資25萬購置了房屋,但一直未登記結婚,2010年雙方因性格原因得分手,房屋已經升值為100萬元,男方只同意給25萬元,小李問這么做合法嗎?
【專家解答】婚前雙方共同出資購買的房屋,房屋權屬證書上僅登記了一方名字的情況,根據不動產登記的原則,該房屋應為在婚前進行了產權登記的一方當事人的婚前個人財產。但是,婚前另一方當事人也為該房屋出資,并可以提供相關出資證明,應視為婚姻當事人一方向另一方借款,離婚時,另一方可以主張成立債權債務關系,要求對方償還其婚前為購房而出資的同等金額。但是,如果房屋升值,另一方則無權要求按目前的市場價進行分割。
【專家提醒】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雙方婚前共同出資購房的,應在房屋權屬證書上將雙方的名字都進行登記,若沒有登記,就要對這共同出資這部分資金進行約定,這樣才能確保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四、父母在子女婚前的房產贈與是夫妻共同財產還是個人財產?
【問題提出】李阿姨想給獨生女買一處房子,但不知道是孩子登記結婚前買,還是結婚后買,如果女兒女婿能白頭到老,房子也就他們小夫妻倆的了,但如果哪一天離婚了,也不能讓女婿白得,她想咨詢,應當如何處理?
【專家解答】根據《婚姻法》的相關規定,婚前,一方父母對其子女的贈與,在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應當屬于子女的個人財產。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父母對其子女的財產贈與,在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應當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專家提醒】父母都希望子女白頭到老,但考慮到孩子離婚保護自己子女的利益也是人之常情,如果子女結婚后父母贈與房屋,不要礙于情面,應當做個約定,如果雙方離婚,該房屋只贈與自己的子女,與另一方無關。
五、一方婚前付了部分房款,但婚后才取得房產證的,離婚時如何處理?
【問題提出】房屋總房款30萬元,婚前男方付10萬元,婚后共同還貸20萬元,該房屋升值為60萬元。現離婚,如何分割?
【專家解答】夫妻一方婚前付了部分房款,婚后取得房產證,婚后雙方共同還貸的房屋應認定為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的共同財產。離婚時,可以將房屋按照雙方的出資比例進行分割,分得房屋一方按照雙方的出資比例以及參照該房屋當前的市場價給予無房一方相應的差價金額。
首先確認該房屋為雙方共同財產,雙方均可取得所有權,取得所有權的一方應給予對方差價,如男方取得所有權,首先確認婚前的10萬元為男方個人財產,另20萬元房款為夫妻共同財產,由男方給女方10萬元,另增值30萬元,男方占2/3,女方占1/3,則男方需付給女方20萬元。
六、對于離婚時當事人尚未取得或者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權的房屋如何處理?
【問題提出】1、離婚時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權的情況主要是指夫妻雙方作為買受人沒有交清全部購房款而沒有取得房屋所有權,包括購買福利政策性房屋和購買商品房、經濟適用房等房屋。
2、離婚時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權的情況主要是指夫妻雙方根椐福利政策以標準價購買的房屋,即部分產權房屋。
【專家解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規定,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權的房屋有爭議且協商不了的,人民法院不宜判決房屋的所有權歸屬,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由當事人使用。待取得房屋產權證后,再由任何一方另行向法院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付清全部房款,只是未辦理房屋所有權證的房屋如何處理?
一些夫妻購買商品房、經濟適用住房的已經支付了全部房價款,或者根椐福利政策購買的公有房屋已經按照市場價或成本價支付全部房款的,根椐法律規定可以辦理權屬登記手續只是在離婚時沒有辦理的,雙方對房屋所有權歸屬和分割發生糾紛如何處理的問題。
此種情況下,房屋所有權法律關系是比較清晰的,只是尚需完善權屬登記手續,人民法院完全可以根椐實際情況對該類房屋所有權歸屬和分割、補償等問題予以處理。
七、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因遺囑或接受贈與取得的財產(包括房屋)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問題提出】市民趙先生咨詢,婚后繼承取得財產是否一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專家解答】根椐《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因遺囑或接受贈與取得的財產在下列兩種情況下歸一方個人所有:
1、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2、夫妻雙方以書面形式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歸雙方各自所有、部分各自所有。
除以上兩種情況外,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因遺囑或接受贈與取得的財產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專家提醒】父母如果想把財產只由自己的子女繼承,可以在遺囑中明確約定,法律承認該約定的效力。但也需要慎重考慮子女夫妻關系的穩定性。
八、離婚了,公積金和住房補貼能分嗎?
【問題提出】周女士沒有工作,與丈夫要離婚,丈夫的公積金有將近10萬元,她想咨詢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如果是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能到公積中心提取嗎?
【專家解答】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下列財產屬于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二)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住房補貼與住房公積金應該作為夫妻共同財產處理,持有上述款項的一方可以折價的方式向對方給付相應的補償。
如果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用自己實際取得或應當取得的公積金或住房補貼購置的房屋,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住房公積金婚前部分屬于個人財產。
九、婚前一方承租,婚后購買產權的房屋是否是夫妻共同財產?
【問題提出】張先生婚前單位分配了一處公房,婚后雙方花5萬多元購買了產權,現在離婚該房屋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專家解答】一是對于婚前一方承租的房屋(大部分是一方單位分配的公有房屋),結婚后參加房改,用共同財產購買了產權,房證只有一方的名字,對于這種情況,根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九條規定,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夫妻一方以房屋權屬證書記載的權利主體為其個人為由,主張該房屋為個人財產的,需要舉證證明該房屋為婚前個人財產,或者是以其個人財產購買,或者雙方有明確約定屬于其個人所有,否則,應認定為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財產。
【專家提醒】對婚前一方承租的公有房屋,婚后以個人財產購買的,房屋權屬的處理,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見為:鑒于此類問題情況復雜,難以處理,且日前掌握資料不足,因此,我們在本解釋中對此問題不予以解決,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論。
十、夫妻一方將財產贈與其婚外情人是否有效?
【問題提出】趙小麗(化名)咨詢,她的情人黃先生瞞著他老婆給他買了一處房屋,她想問黃先生的老婆如果知道了怎么辦?
【專家解答】根椐《合同法》第一百八十條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28條規定,公民之間贈與關系的成立,以贈與物的交付為準。贈與房屋,如根據書面贈與合同辦理了過戶手續的,應當認定贈與關系成立;未辦理過戶手續,但贈與人根據書面贈與合同已將產權證書交與受贈人,受贈人根據贈與合同已占有、使用該房屋的,可以認定贈與有效,但應令其補辦過戶手續。公民之間的贈與合同屬于實踐性合同,該贈與行為以對方實際接受財物而完成,贈與人事后無權請求返還。
【專家提醒】
1、在約定夫妻財產制下,夫或妻有權將約定屬于自己的財產給予他人而無須征得配偶的同意。據此,給予婚外情人的財物如果沒有充分證據證明存在如借貸等關系,應屬于贈與。
2、在法定夫妻財產制下,依據我國《婚姻法》的有關規定,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任何一方所得財產,原則上均屬夫妻共同共有財產。夫妻作為共同財產的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平等的處分權。根據《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夫妻一方將財產贈與與其通奸、姘居的第三人的行為,屬于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應認定為無效,并且自始不發生法律效力,婚外情人據此取得的財物便沒有了合法根據,應屬不當得利予以返還。但是,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也有例外,因為有些重婚、通奸或姘居的第三者可能也是無辜的受害者。人民法院通常會根據具體情況和保護婦女兒童的法律原則,在維持他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承認其贈與行為的部分效力。但是,這種情形并不否定上述普遍性的法律原則。一旦重婚、通奸或姘居的第三者在知情的情況下仍然與一方當事人發生婚外情,他們的要求則無法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工黨承德市委呼吁:盡快建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制
2021-02-28墊付保證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1-30交通事故后起訴保險公司時效是多久
2021-01-29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辦結婚證的時候能查到對方婚史嗎
2020-12-20已取得預售還可以做在建工程抵押嗎
2020-11-19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集體土地承包程序有哪些
2021-01-08公益拆遷就是國家拆遷嗎
2021-02-20工廠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7拆遷補償標準公告內容
2021-03-07公房拆遷,我該怎么辦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