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金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經濟補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需要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如果并未按規定支付的話,則可以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要是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是不是代通知金和經濟補償金免稅嗎?
一次性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稅?
員工離職寫經濟補償金怎么確定數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述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
2021-03-22自媒體配圖侵權怎么處理
2021-03-04用AI換臉技術偽造他人的臉惡搞是否侵權
2021-01-01取保候審多年后是否追訴
2021-01-06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事實婚姻如何認定
2020-12-02訂婚了退婚怎么退
2021-03-14怎樣的情況算是非法同居
2020-12-29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法院保全船舶怎么執行
2021-03-03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格式合同條款指的是什么
2021-02-14合同有自動續約嗎
2020-12-17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