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冒領征地補償款用于村里建設行為人構成何種犯罪
判定為詐騙罪。
相關法律依據
(一)必須弄清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的區別,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相比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1)犯罪構成要件上的特點。單位犯罪除了應具備一般犯罪構成的四要件(即主體、客體、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外,還應當具備一個必不可少的構成要件。依據《刑法》總則30條的規定,只有《刑法》分則或者其他法律明確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才能構成單位犯罪,否則便不能構成單位犯罪。
(2)犯罪行為方面的特點。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在行為方面相比,具有以下兩個明顯的特征:一是單位犯罪的主觀動機、目的必須是為本單位謀取不正當利益,而且“犯意”必須是以一定的程序、形式等表現出來的單位意志;二是單位犯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犯罪所獲得的利益必須被單位占有、使用,而不能由單位內個別人或部分人享有,否則便是以單位的名義實施自然人犯罪。
上述兩點是一般的自然人犯罪與單位犯罪之區別,不具備上述兩個特點的犯罪,肯定不是單位犯罪。但具備了上述兩個特點的犯罪,也不能完全肯定是單位犯罪,例如,為了犯罪而注冊公司(或成立單位),公司成立后進行犯罪行為,也完全符合單位犯罪的所有構成要件及特征,但卻不能按單位犯罪處理,只能認定為自然人犯罪;再如,國家機關實施的犯罪行為(如走私等),雖然在形式上也完全符合單位犯罪的構成要件與特征,但由于國家機關主體的特殊性,在認定犯罪時,無論法律有否規定該犯罪包含單位主體,一般都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而一律認定為自然人犯罪。顯然,具備了上述兩個特點的犯罪也可能是自然人犯罪,所以在認定某種行為是否為單位犯罪時,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糾正對財產犯罪動機、目的認識上的偏差。即一般人善良的意識認為:在財產犯罪中,尤其是騙取、竊取、侵占型的財產犯罪中,行為人應該出于將犯罪對象非法據為已有的目的,否則便難以認定為犯罪。其實這是一種對《刑法》認識上的誤區,《刑法》中設定的每一條法律規范,都是為了保護一定的法益——即某種社會關系。對于財產犯罪而言,《刑法》所保護的法益,是財產所有人對其所擁有財產的各種權利,換句話說,《刑法》打擊的是侵犯公、私財產的行為,而不是取得財產的行為。所以,只要行為人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具體法益,并且達到了《刑法》所限定的程度,一般情況下,就構成該犯罪。
正因如此,《刑法》中的大部分犯罪并不以犯罪的動機、目的、個人是否取得財物為構成要件。如《刑法》第266條對詐騙罪的規定,并沒有限定行為人騙取財物的動機或目的必須是據為己有,所以,在認定犯罪時,不能盲目地認為行為人為第三者尤其是為本單位而詐騙財物、或者將詐騙來的財物歸第三者或本單位所有時,就不構成詐騙罪。
通過對上述案例的分析與解答,大家應該知道村長冒領征地補償款的行為判定為詐騙罪。在實踐中,還需要對具體的案件情節做出具體的分析。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子違約金怎么算
2020-11-27保證人死亡后保證合同的效力是否終止
2021-01-14車禍撞死人怎么賠償
2021-02-11從一起擔保追償權糾紛案看公司法第60條及擔保法司法解釋第4條的
2021-01-18未經消防驗收房屋出租合同效力應怎樣認定
2021-03-21男女之間是什么法律關系
2020-12-13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一起復雜的船舶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案
2020-11-26對保險合同當事人有說明告知義務嗎
2020-12-16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