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侵權行為其實指的在舉證責任的分配、主觀構成要件以及侵權責任的主體等方面和一般的侵權行為不一樣。那么關于特殊侵權民事責任的免責情形有哪些?下面,就由律霸小編為大家在下文中整理出關于特殊侵權民事責任的免責情形的相關內容。
1、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執行職務中侵權的免責
特殊情況下,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侵權時,可免其責。如罪犯判處死刑,依法執行搶決的人員。
2、產品質量侵權的免責
缺陷產品的侵權行為它既不同于自己行為致人損害的一般侵權行為,也不同于為他人行 為負責的其他特殊侵權行為。對于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則應免除其法律責任:一是不當使用,即消費者違反產品的特定用途、目的、操作方法、不按產品說明使用 保管產品的,由消費者自行承擔責任。二是消費者明知產品有缺陷而購買、使用的。
3、高度危險作業侵權的免責
民法通則第123條規定,高危作業致人損害的,應適用無過錯責任,作業人不得以自己無過錯為由主張免責。從事高度危險作業的作業人如果能夠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擔民事責任,因此,受害人故意為高危作業侵權責任的免責條件。
4、污染環境侵權的免責
污染環境的侵權行為適用無過錯責任,雖然無過錯責任要求行為人不得以自己沒有過錯 為抗辯,但在符合法律規定的免責條件情形,行為人可以免責。如海洋環境保護法第43條和水污染防治法第41條、第42條規定,完全由于戰爭行為、不可抗拒 的自然災害、第三人或受害人行為,且經過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的污染損害,免予承擔賠償責任。此外,訴訟時效期間的屆滿也是行為人主張抗辯的法定 事由之一。
5、因地面施工引起侵權的免責
根據民法通則第125條的規定,因地面施工致人損害侵權責任的承擔,是以施工人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為條件的。也就是說,如果施工人已設置明顯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客觀上已盡其應有的注意義務,即可以免除責任。
6、因建筑物等物件引起侵權的免責
根據民法通則第126條的規定,對建筑物等物件致人損害的,如果其所有人或管理人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免除賠償責任。這一規定表明,建筑物等物件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適用過錯推定原則。也就是說,當建筑物等物件致人損害的 事實發生后,首先推定其所有人或管理人對此有疏懈注意的過錯,建筑物等物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只有舉證證明自己事實上沒有過錯,方可否定這種推定而免責, 否則過錯推定即為成立。建筑物等物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因不可抗力、第三人過錯、受害人過錯等事由可主張免責。
7、因飼養的動物引起侵權的免責
民法通則第127條明確規定了兩種免責事由:一是受害人過錯,即致害事實完全由受害人的過錯所造成,動物所有人或占有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二是第三人過錯,即第三人因過錯引起動物致人損害,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動物所有人或占有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8、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侵權的免責
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監護人)承擔替代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只要監護人提出無過錯證明,就可免除其賠償責任。但是,縱如法定代理人能夠證明并未疏 懈其監護職責,或已盡了相當的注意義務,而仍不免發生損害的情形,由其承擔全部責任有失公平。為此,民法通則第133條第1款還規定:“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他的民事責任。”
特殊侵權行為的免責條件由法律規定,但各特殊侵僅行為的法定免責事由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上文中,小編就各特殊侵僅行為的法定免責事由為大家一一整理了出來。如果您還需要了解關于特殊侵權行為的其他法律知識,您可以向律霸的專業律師進行提問。
特殊侵權之免責民事訴訟立案程序是什么?
特殊侵權行為的類型與責任承擔
商標侵權中的特殊侵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的最新司法解釋
2021-03-19如何通過公司章程限制股權轉讓
2021-01-19申請著名商標的條件如何規定
2020-12-24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押
2021-01-26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在什么情況下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會終止
2020-12-24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2)
2021-03-04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失效
2020-12-31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耕地占用稅的適用稅額由誰規定
2021-01-2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0-12-01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