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不少犯罪分子,由于各方面了原因,對他人進行了財產侵權,嚴重危害了社會的和諧。在我國,有關侵權財產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其中關于什么是財產侵權?在我國財產侵權糾紛案由規定是什么都有詳細的解釋,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討論。
一、在我國財產侵權糾紛案由規定是什么
在確定侵權責任糾紛具體案由時,應當先適用第九部分“侵權責任糾紛”項下根據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列出的具體案由。沒有相應案由的,再適用“人格權糾紛”、“物權糾紛”、“知識產權與競爭糾紛”等其他部分項下的案由。如機動車交通事故可能造成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害,確定案由時,應當適用第九部分“侵權責任糾紛”項下“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由,而不應適用第一部分“人格權糾紛”項下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由,也不應適用第三部分“物權糾紛”項下的“財產侵權糾紛案由 。
二、財產損害說明
財產性損害說明侵權賠償訴訟中,如果法律沒有特別的規定,受害人應當對其遭受的財產性損害的范圍和數額等負舉證責任。“這一方面是出于合理限制責任的需要,另一方面基于補償目的的考慮,那些能夠回復到損害發生之前狀態的損害必須是以某一可靠的計算方法為基礎的,用一定的金錢數額折算的損失。”例如,A將B價值10000元的名貴皮衣燒毀,B可以通過提供購買該皮衣的發票等證據來證明皮衣的市場價格三、財產性損害和非財產性損害的區別
1.二者的可賠償性不同。
各國法律對于非財產性損害的賠償大都持謹慎態度,即只有在法律有明文規定的場合下,受害人才可以主張此類損害的賠償;而財產性損害,一般都可以賠償。
2.二者的計算方式不同。
財產性損害一般都有直接的費用支出數據,因而賠償額的計算并不困難;而非財產性損害并不會帶來財產價值的減少,因而其計算缺乏確定的標準,因而一般求助于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程度、受害人痛苦的大小(盡量設身處地地想象)等因素。
3.二者的具體責任方式不盡相同。
財產性損害的責任方式主要是恢復原狀(狹義)和金錢賠償;非財產性損害的責任方式主要是金錢賠償,還可能是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等。
法律的制定,不僅僅是為了約束公民,其制定的基本是保障公民的利于,以及權力。當我們的利益受到侵害時,拿起法律的武器為自己維權,不僅可以減少犯罪的發生,同時也是為了建造更加美好的社會,以上關于財產侵權糾紛案由就做簡要回答。
環境污染侵權訴訟時效是多久?
網絡版權侵權行為有幾種類型
著作權侵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錄音錄像侵權的賠償原則是什么
2020-11-17商標公示期是多長時間
2021-01-21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房產證抵押會不會過戶
2021-01-11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建設單位非法占用耕地如何處罰
2020-11-29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有哪些
2020-12-31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26保戶須知
2021-03-25法律對于土地承包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