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產損害賠償原則是什么?
我國國家賠償中財產賠償是以金錢賠償為主,以恢復原狀﹑返還財產﹑賠禮道歉為輔的賠償方式,依照可能出現的賠償情形。
二、財產損害賠償的標準
關于財產損害賠償的標準,可以作出如下的分類:
1、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賠償。
對于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財產權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行為,屬于物之失去控制,與之相適應的最好賠償是返還財產。
2、查封、扣壓、凍結財產造成的賠償。
查封、扣壓、凍結財產的,應當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應當返還財產損壞的,能夠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的,國家承擔賠償責任,按照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3、財產已經拍賣的賠償。
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財產實行違法強制措施后,如果對財產已經進行了拍賣,原物已經不存在或已為他人所有,恢復原狀已不可能,便應給予金錢賠償。對已拍賣財產的賠償,國家賠償法規定是給付拍賣所得價款。
4、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損害賠償。
國家賠償法規定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造成損害的,賠償停產停業期間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所謂“必要的經常性”的費用開支是指企業、商店、公民等停產停業期間用于維持其生存的基本開支,如水電費、房屋租金、職工基本工資等。其中職工基本工資是按國家統一規定的勞保工資的平均數來計算的。但不賠償法人或組織在正常情況下,在此期間必定能獲得的利益,也不賠償停產停業期間的一切開支,而只是賠償必要的經常性費用,并且是賠償損失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5、財產權其他損害賠償。
國家賠償法規定,對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按照直接損失給予賠償。所謂“直接損失”,是指因遭受不法侵害而使現有財產的必然減少或消滅。其次,除直接損失外,可預期利益、間接損失都是相對人未實際取得的利益,不能排除意外情況的發生是無法實際取得的風險。
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與他人發生一些就糾紛,那么也會在發生糾紛時給他人造成一定的財產損失,那么在造成財產損失后,也是需要進行相應的賠償,賠償的方式也是包括了金錢賠償、恢復原狀以及歸還財產等方式,當雙方出現了糾紛也是可以通過訴訟方式解決。
財產損害賠償的范圍包括哪些
財產損害賠償案件判決書
財產損害賠償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找律師寫個協議多少錢
2021-02-24向中國請求送達文書的,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1-18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夫妻個人財產,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嗎
2021-03-03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保險公司的押金會退還嗎
2021-01-14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是如何調整的
2020-12-04保險代理人的職責
2021-02-12農村機動地承包合同范文
2021-03-05拆遷補償協議要誰簽字
2020-11-10公房承租人去世后拆遷補償款怎么分配
2021-01-13我國新農村拆遷法補償規定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