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李某因做買賣資金周轉困難,向王某借款6萬元,并立下借據“暫借王某人民幣6萬元”。后因李某久拖不還,2012年11月,王某無奈之下只好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李某歸還借款。案件受理后,承辦法官組織雙方進行了調解。李某辯稱,借條上的“暫借”是指借期為幾天,而王某催討時借款已經超過兩年,合同已過訴訟時效。對此,王某則認為,“暫借”是指雙方沒有約定具體還款期限,其主張權利并未超出訴訟時效。
承辦法官向當事人說明,當合同用語發生歧義時,應對借條作出不利于合同用語提供人的解釋,因借條是被告李某出具的,因此,應該支持原告王某的訴訟請求。在承辦法官的耐心調解下,被告李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同意在10日內給付原告王某人民幣6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0-11-10交通事故怎樣選定管轄法院
2020-11-15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什么是繼承恢復請求權?
2020-12-24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處理
2020-11-20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保險合同中的格式條款有效嗎
2020-11-10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保險理賠后訴訟風險出現的原因是是什么
2021-03-18土地出讓需繳納稅費嗎
2021-01-28如何進行土地流轉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