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移送標準是多少?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16條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2、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3、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怎么判刑?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的犯罪主體是什么?
作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犯罪主體,依據刑法的規定,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而單位既可以是合法成立的,也可以是未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非法單位。無論是合法成立的,還是非法成立的,不影響單位構成犯罪。作為個人犯本罪的,為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為
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罪的判罰標準和立案條件在我國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如果不構成上述這些條件的,則需要追究相關刑事責任,但如果犯罪事實輕微的,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那么是可以按照工商行政法規來進行處罰。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假冒專利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認定時效是否可以延長
2020-12-10勞動合同不給員工可否視同未簽
2020-12-18最高額抵押借款合同能否展期
2021-02-12公司分立后股東是否能分立
2020-12-17交通事故全責被訛怎么辦
2021-01-13婚前財產離婚后能分嗎
2020-12-26家庭暴力案例
2021-02-27先予執行的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0-11-22精神損失費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
2020-11-10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