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拐騙兒童構成要件有哪些?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家庭關系和兒童的合法權益。拐騙的對象是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采用蒙騙、利誘或者其他方法,使兒童脫離自己的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行為。所謂拐騙,可能是直接對兒童實行,也可能是對兒童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實行。拐騙的手段是多種多樣。比如,給兒童愛吃的食物、喜愛的玩具、好看的衣服以及帶去玩耍等,騙取兒童的好感后將其拐走。對兒童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則往往是以獻殷勤、假意幫助照看孩子、表示喜愛兒童等手段騙取信任后,尋找機會將兒童騙走或者將嬰兒偷偷抱走。總之,使用各種手段拐騙兒童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是拐騙兒童罪在客觀方面的重要特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與朋友。除上述法定監護人外,受兒童家長委托負責照管兒童的人,也具有監護人的身份,如果使兒童脫離具有這種身份的人的監護,同樣是拐騙兒童脫離監護人的行為。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其目的大多是為了將拐騙的兒童收養為自己的子女;也不排除有的是為了供其使喚、奴役;也有的是因為非常喜歡兒童而實施拐騙的。從實踐看,拐騙兒童的大多是一些沒有子女的人,想把拐來的兒童收養為自已的子女。這樣的人主觀上并不是想殘害兒童,但是,他們這種極端損人利己的行為,使受騙兒童的心靈遭受嚴重創傷,給兒童的父母和其他親人造成極大的精神痛苦,也給群眾的正常生活秩序帶來威脅。因此,對于拐騙兒童的犯罪行為,不論其動機、目的如何,都不應忽視其社會危害性,必須給以應得的懲罰。
綜合上面所說的,拐騙兒童已經是屬于嚴重的侵犯他人的生命安全,而且執法人員在進行處理的時候就會有構成的要件才能進行定罪,所以,處理任何的案件都是有它的法律依據,不然違法者就不能受到相應的處罰,從而讓受害者的合法權益受不到保障。
應該如何處罰拐騙兒童罪
拐騙兒童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拐騙兒童后又非法拘禁處罰具體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行使時間有何規定
2020-11-16解除合同怎么進行司法認定
2021-01-12掛水過敏醫院要負責嗎
2021-01-18撤銷婚姻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14在我國毒駕被抓一般怎么處罰
2020-11-13婚姻糾紛狀子怎么寫
2021-02-28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樣本
2021-02-16土地出讓合同能否保全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