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補償款如何繳稅
對被拆遷人按照國家有關城鎮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的標準取得的拆遷補償款,免繳個人所得稅。
對因政府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性原因,企業需要整體搬遷(包括部分搬遷或部分拆除)或處置相關資產而按規定標準從政府取得的搬遷補償收入或處置相關資產而取得的收入,以及通過市場(招標、拍賣、掛牌等形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收入,應按以下方式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
1、搬遷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收入應是從政府財政、土地部門直接取得的收入。對搬遷企業直接從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企業取得的補償,不屬于所稱的政策性搬遷收入。企業因政策性搬遷而處置除土地使用權之外的其它資產取得的收入,企業所得稅的處理可以執行。搬遷企業取得實物補償的,以簽訂補償協議時確定的公允價值確認收入。
2、搬遷企業取得政策性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可自政府搬遷公告、文件明確的搬遷期限開始之日的次年度起,五年內暫不并入應納稅所得額,五年期滿的當年度,企業應將已實際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五年期滿后,因同一搬遷行為再次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應一次性全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3、從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中扣除的項目限于以下五項:購建與搬遷前相同或類似性質用途或新的固定資產支出、購買土地使用權支出、其它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技術改造支出、安置職工支出。除此之外的其它支出,不得從中扣除。企業按照規定將因搬遷拆除的固定資產或其他資產報廢的損失,或安置職工的其他支出已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不得重復計入扣除。
4、搬遷企業應自取得第一筆政策性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的年度納稅申報時,將政府搬遷文件、公告,原占有土地已進行招、拍、掛的文件,政府確定的政策性搬遷補償收入總額以及實物補償方案、政策性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購買土地使用權、技術改造、購置其它固定資產、安置職工計劃或立項報告等的收支預算,向其企業所得稅的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5、五年期滿的當年度,企業要將重置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購置其它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改良、進行技術改造、安置職工的實際支出計劃、立項文件等資料,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也要知道其中的規定,根據相關的規定是不需要進行交稅,這是比較重要的一點,大家看完本文之后都清楚了吧。這對于被征地的百姓來說就要了解清楚,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利益。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車禍誰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10刑事案件如果沒有證據怎么辦
2021-01-26刑事案件撤案后可以追訴嗎
2021-01-15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2公司惡意收購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18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立案標準
2020-11-11個人注冊商標的流程及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1-01-06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
2021-01-29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