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夠繼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guī)定:“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除由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這一規(guī)定充分說明,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可能取得所有權,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擴展資料:
土地的所有權是不能轉讓的,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轉讓。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yè)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yè),因破產、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fā)生轉移的除外。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條? 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三十三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平等協商、自愿、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二)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yè)用途;
(三)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四)受讓方須有農業(yè)經營能力;
(五)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yōu)先權。
第三十四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方式。
第三十五條? 承包期內,發(fā)包方不得單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不得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
由于農村的土地是屬于承包制的,所以即使原承包人去世之后,只要土地的承包期為過,那么其原承包者的子女或者是家人還可以在該片土地上進行承包。但是當承包期過之后,那么現在的承包人將要進行續(xù)租才能夠重新進行使用該片土地。
集體土地租賃使用權轉讓機制是怎樣的
集體土地征收程序是怎樣的?
集體土地承包權將不得流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人獨資企業(yè)公司章程范本
2021-01-23如何辦理專利復審委托
2021-01-29如何能打贏借條官司
2020-12-25申請財產保全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6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開車自殺死亡是否屬于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3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