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遭遇偷拆強拆,雙方舉證責任如何分配
實踐中有兩種觀點:一是應當由原告承擔舉證責任;二是認為應當由被告承擔證明責任。法律對此沒有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條規定:在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本規定及其他司法解釋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
一、《行政訴訟法》以及相關法律關于舉證責任的規定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第四十九條規定: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的,視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相應的證據。第四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當提供其符合起訴條件的相應的證據材料。
二、被偷拆強拆企業面臨的困難
房屋被偷拆與強拆還不同,強拆是在被拆遷人不同意的情況下強制拆遷,而偷拆是指在被拆齊納人不知情的情況下暗自拆遷。企業一旦被偷拆,企業將會面臨如下難題:
(1)根據上述規定,企業作為原告,在起訴時應當有明確的被告,由于是偷拆,當事人沒有法律文書,所以很難確定被告,進而就很難立案;
(2)在偷拆、強拆的場合,被征收人很難搜集到證據。由此可見,被拆遷人的取證難度較大,那么是否拆遷房就不用承擔責任了呢?
三、被拆遷人的舉證責任有哪些
根據上述規定,作為原告的當事人應當對如下事實承擔證明責任:
(1)自身與被拆房屋具有利害關系;
(2)強拆行為客觀上存在。
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強拆機關應當對如下事實承擔證明責任:
(1)強拆行為符合法律規定;
(2)程序也合法。
在現有法律規定不能確定舉證責任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以上就是小編為您解答的全部問題,若有其他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也可以閱讀相關法律知識進行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責任糾紛學生能否適用城鎮標準
2021-02-08違反勞動安全法的責任
2021-02-18行政機關執法違法使用武器導致精神損害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03公司法董事會決議表決經過幾人同意
2020-11-25何種情況時,保證責任減免
2021-03-15質押股權是否承擔債務
2021-01-23更換駕照去車管所還是交警支隊
2020-12-14行政機關不聽取當事人的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2020-12-11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1訂婚后退婚財產處置協議怎么寫
2021-03-13正在建造中的房屋可否作抵押物?
2020-11-13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什么是聯建,房地產聯建的主要類型及其法律性質
2021-02-02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保險公司有哪些分類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