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規定監護人應當按照什么原則進行?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
民法總則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1、不履行監護職責,可追究刑事責任
草案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予以勸誡、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為防校園暴力,應建安全制度
草案規定,學校要與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互相配合,保證未成年人必要的睡眠、娛樂和體育鍛煉時間。為預防和制止校園暴力以及其他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學校應當建立校園安全制度。
根據民法總則規定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利益行使監護職責,對于不履行監護職責或損害被監護人權益的,厲害關系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其監護資格,并要求其賠償損失,若構成犯罪的,監護人還需承擔刑事責任。
3、監護人要學習,家庭教育知識
草案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正確履行監護職責,撫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有關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應當為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導。
父母因外出務工等原因不能履行對未成年人監護職責的,應當依法委托有監護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為監護。
綜上所述,民法總則中規定,監護人必須遵循一切以被監護人的最大利益的原則,這是因為監護人一般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甚至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勞動能力以及生活來源,或者其智力受到限制,監護人應該代理被監護人行使職責和權利。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牌公司如何分立
2021-03-18解約定金與違約金的區別
2020-11-24交通事故警察開的認定書多長時間有效
2020-11-19欠條沒有手印生效嗎
2021-01-02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如何認定
2021-01-02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這違法嗎
2020-12-09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