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時代、網絡時代的來臨,我們可以使用電腦、手機來發布、傳遞信息。有一些人利用互聯網發布一些言論,給他人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不良的影響。有的情節嚴重更甚者構成了誹謗罪。那么在實踐中,對于對于網上誹謗如何懲罰?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網上誹謗如何懲罰,有哪些責任?
一、行政責任
對實施網絡誹謗行為所應承擔的行政責任,《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二十條規定,“制作、復制、發布、傳播本辦法第十五條所列內容之一的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對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并由發證機關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經營許可證,通知企業登記機關;對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并由備案機關責令暫時關閉網站直至關閉網站”。
全國人大《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六條規定,“利用互聯網實施違法行為,……違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尚不構成犯罪的,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可見,行政法規及法律規范性文件對違反管理相關規定的處罰原則是清晰的,處罰標準是明確的。
二、治安責任
對網絡誹謗責任主體的治安處罰,法律依據也是非常明確的。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利用營業場所制作、下載、復制、查閱、發布、傳播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含有本條例第十四條規定禁止含有的內容的信息,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經營額1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經營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1萬元的,并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直至由文化行政部門吊銷《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上網消費者有前款違法行為,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給予處罰”。
摘自《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
“有下列侵犯他人人身權利行為之一,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第42條規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二條
可見,對于網絡誹謗的違法行為,實施嚴格的治安處罰也是有法可依的。
三、刑事責任
實施網絡誹謗,是一種損害公民人身權力的惡意犯罪,它給被害人造成的傷害后果是嚴重的,其所帶來的社會危害也是較大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四條規定,“為了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兩高解釋》第一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一)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
(二)將信息網絡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
該解釋第二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刑法》二百四十六條明確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由此可見,對網絡誹謗犯罪予以制裁的法律規定是明確而又具體的。
四、民事責任
對于網絡誹謗行為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國家法律規定有著嚴格的規定。《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在生活中,大家在網上發表一些言論,需要多注意一下考慮是否給他人造成了影響。在上文中為大家介紹了網上誹謗如何懲罰,網上誹謗需要根據具體的情形來決定擔負那種責情節輕的需要擔負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需要擔負刑事責任。誹謗情節嚴重的會以誹謗罪定處的。
網絡誹謗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全文
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網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發商承諾的學區房難落實,是否可以主張違約賠償
2021-01-21醫療糾紛判決有異議多久時間內申訴
2021-03-19單位不給繳納社保,勞動仲裁后怎么補償
2021-02-26商號權糾紛主體可以是個人嗎
2021-02-24商標侵權案件抗辯代理詞如何寫
2021-02-08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第一查封人有優先受償嗎
2020-12-30可作為遺產繼承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13拆遷安置房繼承后如何過戶
2021-01-14故意傷害罪的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7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