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的威力比我們想象中要大,可能隨意散播的一句謠言對他人的人格就是很大的傷害,還會影響到別人的日常生活。如果被誹謗真的是一件很受困擾的事情,但是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的途徑維權來解決,民事訴訟蓄意誹謗如何維權?
一、 民事訴訟蓄意誹謗如何維權?
誹謗的詞義解釋是:以不實之詞毀人。通過捏造事實,散布對他人名譽不利的言論,給他人造成損害,但未達到誹謗罪的嚴重程度的,在我國,應根據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可見,認定名譽權侵權時,不因侵權人為新聞媒體而要求受害人證明侵權人具有“真實惡意”。一般來講,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主體,客觀上有針對性地制作誹謗他人名譽的信息,主觀上故意進行了散布,即可認定為侵權。受害者可以向侵權行為發生地或結果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侮辱或誹謗,已經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是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的。如果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構成誹謗罪。
誹謗行為達到“情節嚴重”的,適用我國刑法246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但我國刑法僅對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的誹謗行為予以規制,新聞媒體等單位則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主體。關于“情節嚴重”的認定,隨著自媒體的飛速發展而略有變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明確規定: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應認定符合誹謗罪中“情節嚴重”這一構成要件。
這是在我國刑法規定的,會被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誹謗但是后果未嚴重到可以構成誹謗罪程度的要承擔民事責任,我國民法總則中有規定,可以向當地法院起訴。
網絡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互聯網辱罵誹謗怎么告誹謗者?
網絡誹謗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1301200780834973
河北浩翔律師事務所
簡介:
科班中等師范畢業。后自學法律專業(專科本科),2000年參加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取得律師資格。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關鍵點解讀
2021-03-22貧困戶子女贍養的義務能否免除
2020-12-26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不安抗辯權的名詞解釋
2020-11-09交通事故證據有哪些
2021-01-04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拒保
2021-02-18農村機動地需要交錢嗎
2020-11-25征收集體土地審批程序以及要求
2020-12-14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是否無效
2020-12-25土地流轉補償協議是怎樣的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