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競爭的方式多種多樣,甚至有的商家會采用惡意誹謗的方式與其他企業進行不正當競爭,經濟法中對商業惡意誹謗的行為作了明確的規定,對于誹謗的處罰也做了民事和刑事責任上的規定,那么法律中商業誹謗行為唆使他人捏造事實具體要負什么責任呢?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三條規定,利用互聯網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商業誹謗包括以下幾種形式:最簡單的是口頭中傷,這種行為是指口頭向第三者(如客戶)進行有關競爭者的不公正或不符合事實的陳述,即對競爭者的商譽或個人名譽的傷害。其次是書面誹謗,是指在與客戶的書面文字交流中出現的不公正或不符合事實的陳述,包括給客戶的信件、銷售文字資料、廣告或公司手冊等。還有就是產品貶損,是指對競爭者的產品或服務進行不切實際或欺騙性的比較和歪曲性的評論。最后一種是不公平競爭,是指銷售人員在進行產品介紹時對產品的性能或質量作出的不符合事實的表述。
商業誹謗行為是指通過捏造、公開虛偽事實或虛假信息,對特定商事主體的商譽、商品或服務進行貶低和詆毀,造成其商業利益損失的侵權行為。
構成要件:
行為主體必須是經營者,即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行為人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其目的是為了削弱競爭對手的市場競爭能力,并謀求自己的競爭優勢。
其侵害客體是特定經營者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
行為的客觀方面表現為捏造、散布虛假事實,對競爭對手進行貶低、詆毀。
不論是刑法還是反不正當競爭法都對商業誹謗行為的構成要件和要承擔的責任做了明確的規定,商業誹謗行為唆使他人捏造事實不僅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嚴重的甚至產生刑事責任,企業對于商業誹謗行為一定要有一個了解,避免競爭時涉及誹謗,同時保障企業自身的名譽不受他人惡意誹謗。
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和誹謗他人如何處理?
誹謗罪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誹謗罪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協議被擔保人的姓名寫錯了生效嗎
2020-12-11無權轉租的合同效力有哪些
2020-12-14個體工商戶稅收標準是什么
2021-02-26婚前財產可以寫遺囑嗎
2021-02-02未婚同居多久算事實婚姻
2021-03-10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4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加盟后開了店,且合同已經到期了還能解除合同嗎
2020-12-16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保險理賠需多少時間才能到賬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