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競爭的方式多種多樣,甚至有的商家會采用惡意誹謗的方式與其他企業進行不正當競爭,經濟法中對商業惡意誹謗的行為作了明確的規定,對于誹謗的處罰也做了民事和刑事責任上的規定,那么法律中商業誹謗行為唆使他人捏造事實具體要負什么責任呢?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三條規定,利用互聯網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商業誹謗包括以下幾種形式:最簡單的是口頭中傷,這種行為是指口頭向第三者(如客戶)進行有關競爭者的不公正或不符合事實的陳述,即對競爭者的商譽或個人名譽的傷害。其次是書面誹謗,是指在與客戶的書面文字交流中出現的不公正或不符合事實的陳述,包括給客戶的信件、銷售文字資料、廣告或公司手冊等。還有就是產品貶損,是指對競爭者的產品或服務進行不切實際或欺騙性的比較和歪曲性的評論。最后一種是不公平競爭,是指銷售人員在進行產品介紹時對產品的性能或質量作出的不符合事實的表述。
商業誹謗行為是指通過捏造、公開虛偽事實或虛假信息,對特定商事主體的商譽、商品或服務進行貶低和詆毀,造成其商業利益損失的侵權行為。
構成要件:
行為主體必須是經營者,即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行為人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其目的是為了削弱競爭對手的市場競爭能力,并謀求自己的競爭優勢。
其侵害客體是特定經營者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
行為的客觀方面表現為捏造、散布虛假事實,對競爭對手進行貶低、詆毀。
不論是刑法還是反不正當競爭法都對商業誹謗行為的構成要件和要承擔的責任做了明確的規定,商業誹謗行為唆使他人捏造事實不僅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嚴重的甚至產生刑事責任,企業對于商業誹謗行為一定要有一個了解,避免競爭時涉及誹謗,同時保障企業自身的名譽不受他人惡意誹謗。
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和誹謗他人如何處理?
誹謗罪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誹謗罪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5個月是有期徒刑嗎
2020-12-18首起重大醫療糾紛依“法”辦結
2021-03-19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0-11-25釣魚執法是否具有合法性
2020-11-12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1-29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如何處理
2021-01-09車禍賠償一般涉及哪些費用
2020-11-29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高血壓跌倒死亡是意外嗎可以找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1如何認定第三者損害
2020-11-25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法定義務
2020-11-15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國際法律訴訟環境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