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快,很多社交媒體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雖然體現出便利的一面,但是隨之也帶來了很多網絡暴力,在網上也時有發生誹謗的行為,很多人抱有疑問,這種看不見摸不到的人是否可以處罰。誹謗罪如何讓警察取證立案偵查?下面就誹謗罪如何讓警察取證立案偵查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說明。
誹謗罪如何讓警察取證立案偵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已于日前通過,自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解釋》明確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的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
《解釋》共有十條,主要規定了八個方面的內容:
明確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犯罪的行為方式,即“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認定問題。《解釋》第一條規定,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將信息網絡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即構成“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還規定: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
明確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行為的入罪標準,即“情節嚴重”的認定問題。《解釋》第二條采取列舉的方式,對誹謗罪構成要件中的“情節嚴重”標準,從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轉發的次數,誹謗行為的后果,行為人的主觀惡性等方面加以具體化,在司法實踐中可操作性更強。第二條規定,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2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應當認定為誹謗行為“情節嚴重”。
明確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犯罪適用公訴程序的條件,即“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認定問題。
按照刑法規定,誹謗罪一般屬于“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這就是說,“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誹謗案件,應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解釋》第三條列舉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七種情形:1、引發群體性事件的;2、引發公共秩序混亂的;3、引發民族、宗教沖突的;4、誹謗多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5、損害國家形象,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6、造成惡劣國際影響的;7、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
明確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尋釁滋事犯罪的認定問題。《解釋》第五條規定,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行為;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明確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敲詐勒索犯罪的認定問題。《解釋》第六條規定,以在信息網絡上發布、刪除等方式處理網絡信息為由,威脅、要挾他人,索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實施上述行為的,以敲詐勒索罪定罪處罰。
明確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非法經營犯罪的認定及處罰問題。《解釋》第七條明確規定了違反國家規定,以營利為目的,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刪除信息服務,或者明知是虛假信息,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發布信息等服務,擾亂市場秩序,構成犯罪的,即“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明確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犯罪的共同犯罪內容。《解釋》第八條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犯罪,為其提供資金、場所、技術支持等幫助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解釋》還明確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犯罪與其他犯罪的數罪問題及其處罰原則。對于行為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犯罪,同時又觸犯其他罪名的,《解釋》第九條規定,應當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并不是所有的誹謗都能立案偵查,它只針對情節十分惡劣的,或者造成重大影響的。如是一般的誹謗這類的自訴案件我們可以自己收集證據,在法院進行起訴。不管是哪種,我們都可以運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和誹謗他人如何處理?
誹謗罪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2-10支票背書轉讓
2021-03-11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公司買賣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31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少兒分紅保險如何選擇最合適
2021-01-31投保當日撞車,保險公司稱合同未生效拒賠生效方式應按投保人意愿
2020-11-24關于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
2020-12-02舊城改造有哪些補償政策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5征地拆遷,如何利用聽證有效維權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