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報警
誹謗他人造成嚴重社會影響需要承擔刑事責任,這類案件屬于刑事自訴案件。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112條規定,是指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自訴案件,是"公訴案件"的對稱。在我國,各級法院審理案件以起訴作為審判前提條件。如果沒有當事人向法院起訴,就沒有法院的審理。法院審理刑事案件,分公訴和自訴兩種。公訴案件,由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自訴案件,由被害人自己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訴訟。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70條規定和有關司法解釋,自訴案件范圍有以下幾類: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所謂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指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等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的案件。告訴才處理的刑事案件具體包括以下:
1、刑法第246條規定的侮辱、誹謗案,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2、刑法第257條第1款規定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
3、刑法第260條第1款規定的虐待案。
4、刑法第270條規定的侵占案。
因此,建議收集誹謗證據,直接去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二、網上發帖誹謗違法嗎
1、誹謗罪(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2、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3、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這里所謂“告訴的才處理”,是指犯誹謗罪,被害人告發的,法院才受理,否則不受理。 “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誹謗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當地群眾公憤的;誹謗外國人影響國際關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訴或不能告訴,人民檢察院應提起公訴。
4、因此,請你收集證據,以你為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才能受理,從而維護你的權益。
5、這種惡心事不要怕麻煩,必須堅決跟這種惡人斗爭,不告他下次還敢更囂張的誹謗你呢!千萬不要忍氣吞聲,勇敢的面對,你今后的日子才會好過。
二、如何報警
誹謗他人造成嚴重社會影響需要承擔刑事責任,這類案件屬于刑事自訴案件。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112條規定,是指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自訴案件,是"公訴案件"的對稱。在我國,各級法院審理案件以起訴作為審判前提條件。如果沒有當事人向法院起訴,就沒有法院的審理。法院審理刑事案件,分公訴和自訴兩種。公訴案件,由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自訴案件,由被害人自己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訴訟。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70條規定和有關司法解釋,自訴案件范圍有以下幾類: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所謂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指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等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的案件。告訴才處理的刑事案件具體包括以下:
1、刑法第246條規定的侮辱、誹謗案,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2、刑法第257條第1款規定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
3、刑法第260條第1款規定的虐待案。
4、刑法第270條規定的侵占案。
因此,建議收集誹謗證據,直接去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對于誹謗罪人們往往不太在乎自己的行為會受到他人的影響,由于誹謗罪屬于自訴案件,需要受害者自己向法院提起訴訟之后法院才會對此進行處理,所以受害者一定要勇敢的站出來,自己向法院提起訴訟,捍衛自己的聲譽和權利。
互聯網辱罵誹謗怎么告誹謗者?
侮辱罪和誹謗罪相同點是什么
誹謗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累犯量刑標準
2021-02-06非法行醫罪的構成特征有哪些
2021-02-03商號適用情形有哪些
2021-02-18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停職
2021-01-27非婚生子可以繼承生父遺產嗎
2021-01-08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事實婚姻關系的子女怎么上戶口
2021-02-21中介租房手續費是多少
2021-02-18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試用期是勞動合同期限法律規定嗎
2021-01-21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