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構成要件:
1、行為主體必須是經營者,即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2、行為人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其目的是為了削弱競爭對手的市場競爭能力,并謀求自己的競爭優勢。
3、其侵害客體是特定經營者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
4、行為的客觀方面表現為捏造、散布虛假事實,對競爭對手進行貶低、詆毀。
商業誹謗行為是指通過捏造、散布虛假事實或虛假信息,對特定商事主體的商譽、商品或服務進行貶低和詆毀,造成其商譽、商業利益損害的侵權行為。其構成要件:在客觀上實施了商業誹謗的行為,即有捏造、散布虛假事實或虛假信息的行為;在主觀上出于故意,目的是為了敗壞特定商事主體的商譽。
二、法律責任
1、商業詆毀行為的民事責任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未對商業詆毀行為的法律責任作出專門規定,可以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0條第二十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并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被侵害的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除此之外還可以依據《民法通則》第101條,第120條,第20條的規定來要求賠償。
2、商業詆毀行為的刑事責任
如果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還可以依據我國《刑法》第221條,231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要承擔如下的刑事責任:
1)對自然人,處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單位犯罪的,對單位處以罰金,并對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進行處罰。
相關的商業誹謗罪,如照成商家名譽造成影響的,我國按照相應的民事案件進行處理,對相關的受害者進行相應的賠償。但如造成影響巨大的,我國按照相應的刑事責任的追究,對相關的犯罪者處以2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維護我國的經濟市場和平。
誹謗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內容
誹謗恐嚇威脅罪名怎么成立的?
誣告誹謗人身攻擊在我國是什么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誤切卵巢手術醫療事故如何處理
2020-11-27臨時工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2-26當股東權利受侵害時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25留置權的取得范圍怎么規定
2021-01-10新交規酒駕如何處罰
2020-12-20公司持假營業執照如何處罰
2020-12-23施工合同無效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1-08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公證處公證流程
2020-11-08離婚起訴書范文2020
2021-03-03預約合同的基本規則是怎樣的
2021-02-23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2020年房產稅如何征收
2020-12-13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