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構成要件:
1、行為主體必須是經營者,即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2、行為人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其目的是為了削弱競爭對手的市場競爭能力,并謀求自己的競爭優勢。
3、其侵害客體是特定經營者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
4、行為的客觀方面表現為捏造、散布虛假事實,對競爭對手進行貶低、詆毀。
商業誹謗行為是指通過捏造、散布虛假事實或虛假信息,對特定商事主體的商譽、商品或服務進行貶低和詆毀,造成其商譽、商業利益損害的侵權行為。其構成要件:在客觀上實施了商業誹謗的行為,即有捏造、散布虛假事實或虛假信息的行為;在主觀上出于故意,目的是為了敗壞特定商事主體的商譽。
二、法律責任
1、商業詆毀行為的民事責任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未對商業詆毀行為的法律責任作出專門規定,可以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0條第二十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并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被侵害的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除此之外還可以依據《民法通則》第101條,第120條,第20條的規定來要求賠償。
2、商業詆毀行為的刑事責任
如果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還可以依據我國《刑法》第221條,231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要承擔如下的刑事責任:
1)對自然人,處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單位犯罪的,對單位處以罰金,并對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進行處罰。
相關的商業誹謗罪,如照成商家名譽造成影響的,我國按照相應的民事案件進行處理,對相關的受害者進行相應的賠償。但如造成影響巨大的,我國按照相應的刑事責任的追究,對相關的犯罪者處以2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維護我國的經濟市場和平。
誹謗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內容
誹謗恐嚇威脅罪名怎么成立的?
誣告誹謗人身攻擊在我國是什么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肇事者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12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酒后駕車保險公司需要理賠嗎
2021-03-11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標的
2021-01-10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對初步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提交的文件有哪些
2020-12-30在房子上刮下來一板磚把車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18保險公司會破產嗎
2021-03-10企業承包合同
2020-12-13承包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2-21土地流轉政策、原則及合同要點有哪些
2021-02-21外嫁女是空掛戶嗎,拆遷有補償嗎
2021-03-03拆遷征地行政復議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