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打名譽權賠償的形式有哪些?
侵害名譽權的責任形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損害賠償。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是對侵害他人名譽權造成的名譽利益損失的重要救濟措施,通過判令侵權人采取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適當措施,可以使受害人所受名譽利益損害得到全部恢復或部分恢復。
名譽侵權通常很難直接造成經濟方面的損失,但會對受害人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影響。在人云亦云,網絡傳播速度極快的年代,誹謗造成的影響無法預計。對于受害人名譽利益損害可以通過判令侵權人采取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適當措施予以救濟,但當采取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復受害人的名譽時,就應當把名譽利益損害納入精神損害賠償的范疇。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只有當侵害名譽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對于賠償數額,應綜合考慮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侵權人獲利的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以及受訴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確定。
根據我國現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法人名譽權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撫慰金賠償。
二、財產損害賠償
名譽權是人身權利,一般不會有財產利益,但名譽權會直接影響權利人的財產獲得,因此名譽受損也會造成財產損失。如公民因遭受名譽的毀損而喪失某種工作的機會,法人因名譽毀損而遭受財產的重大損失。
財產損害既包括現有財產的損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喪失,只要是侵害名譽權所引起的后果,侵權人就應當全部賠償。并且受害人的恢復名譽而產生的費和支出,也屬于財產損害的范圍。
三、法律規定
《民法通則》第101的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任何人不得用侮辱、誹謗的方式損害他人的名譽。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定,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在司法實踐中,公民被打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向公安機關報警來解決,如果造成了人身傷亡或者其它嚴重的情況的,則還需要按照故意傷害罪的判罰情況進行合法的處理,司法機關應當結合法律依據,對名譽權的賠償形式進行認定,并依法進行懲處。
侵害名譽權的處罰法律怎么規定的,有哪些方式
侵害名譽權立案標準是什么?
侵害名譽權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鄰居違章裝防護欄遮擋光線如何處理
2020-12-10留置人員一定有罪嗎
2021-02-25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對法定繼承人的誤區認識有哪些
2021-03-14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欠薪多久屬于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6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投保人身保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4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工廠火災保險能全賠嗎
2021-01-06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保險公司能否投資不良資產
2021-02-27是否要購買強制保險
2021-02-08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