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原告不出庭嗎?
根據法律規定,原告不出庭可根據具體情況由人民法院做出處理。對于原告無正當理由不出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原告向法院起訴被告后,如果法院受理立案的,法院會向被告發出傳票,要求被告15日內提交訴訟答辯狀,法院確定開庭時間后,案件的原告與被告都應該出席庭審。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1、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2、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3、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二、名譽權被侵犯后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三、名譽權侵權方式有哪些?
名譽侵權主要有下列幾種方式:侮辱,誹謗,泄露他人重要隱私等。
1、侮辱是用語言(包括書面和口頭)或行動,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用大字報、小字報、漫畫或極其下流,骯臟的語言等形式辱罵、嘲諷他人、使他人的心靈蒙受恥辱等。
2、誹謗是捏造并散布某些虛假的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毫無根據或捕風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風不好,并四處張揚、損壞他人名譽,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
綜上所述,公民名譽權受到損失,可以向對方要求賠償損失,這是侵權行為。如果走訴訟程序,法院公布開庭時間和地點后,雙方當事人要出庭,原告自己因為身體不適等不能出庭的,可以授權委托他人,比如近親屬或者律師等法律工作者。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侵害名譽權糾紛
侵害名譽權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出車禍后保險公司不愿理賠怎么辦
2021-03-09車子被撞對方全責,保險公司不賠應該怎么辦
2020-12-02化名的保單有效嗎
2020-11-09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違建,危房,舊房的拆遷都沒有補償嗎
2021-02-25征地補償標準數額是多少
2020-12-05拆遷安置房是否能夠進入市場進行買賣
2021-03-14保障房建設資金渠道再度拓寬
2020-11-20已經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可以反悔嗎
2020-12-14舊城改造是否可以要求原地回遷
2020-12-24征地修路怎么補償
2021-02-23大棚房被拆有補償嗎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