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誹謗的行為是否侵犯名譽權?
誹謗的行為可以構成侵犯名譽權,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的規定,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以侮辱、誹謗為主要方式,因此,認定是否構成名譽權侵權,首先應確定行為人是否實施了侮辱、誹謗行為。
《意見》第15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確定其賠償責任。在確定毀損名譽時,原告必須舉證證明被告有過錯。在本案中,被告向原告單位發送工作聯系單,屬于正常的工作范疇,沒有過錯。
二、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1、《民法通則》
第101條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毀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第120條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140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150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賠償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確定賠償責任。
151 侵害他人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侵權人除依法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外,其非法所得可予以收繳。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名譽權受到侵害一般是由于他人實施了誹謗、侮辱等的行為,若是媒體在報道時嚴重的扭曲了事實,此時也有可能會侵犯到他人的名譽權。任何向司法機關提出名譽權訴訟的主體,都是可以向法院同時提出賠償的請求的,賠償的數額根據名譽權受損造成的損失來加以確定。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強制措施的種類
2020-12-11教育部部署高考,高考移民是什么
2020-11-30個人房屋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0-11-147萬的車輛的保全費收取多少
2021-01-21只要軍人不同意就不能離婚了嗎
2020-11-28執行令下達后才能探視嗎
2021-03-17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撫恤金權嗎
2021-02-15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合同法關于單方終止合同的條件
2020-11-13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意外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1-11